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PREC0-2岁婴幼儿的看护理念和方法)(精)

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PREC0-2岁婴幼儿的看护理念和方法)(精)
作者: 郭曼妮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PREC0-2岁婴幼儿的看护理念和方法)(精)
ISBN: 9787552010152

作者简介

郭曼妮,知名早期教育专家,乐融国际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婴幼儿PREC教育理念创立人。她是国内首批双语早期教育指导师,曾在国际一线早教品牌担任高级培训师和教学总监,从事早期教育事业超过10年,成功帮助了10000多个家庭提升育儿理念。她还是知名早教品牌“枫叶儿童之家(现为乐融儿童之家)”初创团队的核心人员,在全国各地主持创建了8所国际幼儿园及亲子学校。她流利的双语教研能力及国际化的家庭背景,使得她在国际教育交流及课程研发上兼容并蓄,融贯中西,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她曾数次赴欧美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及学术研讨会,并作为嘉宾在会议上发言。2012年,她成为加拿大0—6岁早期教育非营利组织的国际研究员,并担任SFU(Simon Fraser University)学前教育研讨课题组负责人,与国外专家数次联手主持国际合作教研项目,并及时将国际最新的教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国内早教课程的水平。

内容简介

如何构建一个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育养环 境,在日常生活细节中践行“尊重”和“参与”的育 儿原则,让每一个宝宝在0至2岁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得到最好的心理滋养,发展出健康优秀的心理特质与 精神品格,正是PREC的理念和方法要努力诠释并不断 践行的。 我们经常提到,婴幼儿的学习需要重复的体验, 重复的体验能给他们更深刻的刺激。所谓用进废退, 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在0到2岁婴幼儿 的看护过程中,大人和孩子之间最频繁的互动环节是 什么? 有人回答是讲故事(每天睡前都给孩子讲故事), 有人回答是洗澡(希望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所 以一天至少洗一次澡),也有人回答是喂母乳(半夜起 来喂四五次,睡不了一个安稳觉),还有人回答是换 尿片(一天至少换4张尿片,出生第一年就至少要换 1460次,还不算1岁之后的次数)…… 这些都说明什么? 这说明真正大量的亲子交流互动,其实就是我们 每天重复的吃、喝、拉、撒。那么,如果把每一次看 护婴幼儿的环节,都当作是教育的契机,植入我们的 教育理念,岂不美哉? 有人质疑:“听上去是很不错,但如何实现呢? ”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你需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 子,并在尊重的前提下尽量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参与 体验。 很多父母都曾经问我:这么小的婴儿需要尊重吗 ?对婴儿谈尊重,会不会有些为时过早?他们能懂吗 ?这样的尊重是否有意义? 人之初的头两年,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最佳时期。 大脑重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每秒钟有700个神经细胞 突触连接发生。这些突触连接,会形成信息传递和加 工的神经回路,从而建构起大脑各个区域复杂的网络 系统,进而帮助其正常运行与工作。 突触的发育,包括形成、裁减、稳定和成熟,它 是基因与婴幼儿所处环境和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婴 幼儿的经验越丰富,突触连接就越牢固。反过来说, 由于婴儿发育初期经验相对不足,他们在执行我们看 似极其简单的大脑功能时,也需要付出很多艰巨的努 力。 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增殖期是妊娠3个月至1岁, 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期是 妊娠后期至2岁,2至4岁时突触发展密度约为成人的 一倍半,以后按用尽废退的原则逐渐递减,日趋稳定 和成熟,直至青春期达到成人水平。 只要我们认真想一想,就会转变看待婴幼儿的方 式,用敬佩和尊重的目光去重新打量这些小人儿。他 们看似“弱小”“清闲”“生活不能自理”,却在经 历着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他们舒舒服服地躺在婴儿床上,轻轻拨弄手指,微 微转动头的方向,随意踢着小脚,这些看似“静态” “缓慢”的活动下面,却蕴藏着无数次的脑力激荡, 形成并强化着众多的突触连接,建构着他们自己的大 脑网络,从而也造就了彼此之间更多的“个体化”差 异。 下图是一张来自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婴幼儿 神经回路发展示意图。它直观地解释了2岁之前是婴 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无论是语言发展还是感官发 展,都在2岁前达到发展峰值。高级认知也呈现上升 趋势。 多么伟大而神圣的“工程”! 而以“尊重”为前提的看护方式,显然更能点燃 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好奇 ,时刻准备着进行积极的探索。尊重,就是对他们友 善接纳的第一盏明灯。即便是刚出生一天的新生儿, 我们也有义务把他们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 ,这样才能换来未来独立自信的他们。 首先是尊重,其次是在安全、适龄的前提下,我 们要充分地给予婴幼儿加入社会生活的“参与权”。 有了“参与”,才会有体验。对于低龄阶段的婴幼儿 ,学习方式就是参与式的体验,婴幼儿能力发展的差 异,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参与的程度。 处在大脑黄金发展期的婴幼儿,每一秒钟与外界 的接触,都在刺激着他们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极其希望能参与到丰富的社交生活中,成为大家 的一份子。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1870—1952)曾 经提到,婴幼儿在早期发展阶段会出现多个“敏感期 ”,在各个敏感期,接受某种相应刺激的能力是超乎 寻常的。他们对于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会一直持续 到这种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而获得这种感受的媒 介,就是大量地“参与”。 所以,如果我们尊重婴幼儿,就要尊重他们的参 与权,尽可能在适龄、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他们能参 与活动,甚至创造机会去促成他们的参与。 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