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历险记

细菌历险记
作者: 高士其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细菌历险记
ISBN: 9787513925365

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1988),福建福州人,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因在科学实验中感染细菌导致身体残疾。归国后,他将全部精力奉献到了科普创作与抗日救亡活动中。半个世纪中,他在轮椅和病床上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是亿万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被他们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

内容简介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chǎi)”。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读来富有美感)。你们人类所最熟识的,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香菇。蕈,xùn)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的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逍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惊慌。惶,huáng)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始终没有和我对面会见过的人,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疑半信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疖,jiē)、疔疮(dīng chuāng,中医指发病迅速并有全身症状的小疮,坚硬而根深,形状像钉)来了。”   “寄生虫就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这是我亲耳听见的三位中医对三位病人所说的话。我在旁边暗暗地好笑。   他们的传统观念,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míng míng,昏暗)之中还有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我,而我却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现现、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小最小的生物(排比句,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三个叠词连用,使表达效果更强烈)。   既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说起来也话长,我真是有冤难申,在这一篇自述里面,当然要分辩个明白,那是后文,暂搁不提。   因为一般人没有亲眼见过,关于我的身世,都只是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传闻失真,对于我未免胡乱地称呼。   虫,虫,虫——寄生虫,病虫,微生虫,都有一个字不对。我根本就不是动物的分支,当不起“虫”字这尊号。   称我为寄生物、微生物,好吗?太笼统了。配得起这两个名称的,又不止我这一种。   唤我作病毒吗?太没有生气了。我虽小,但仍是有生命的啊。   病菌,对不对?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职业,只算是我非常时的行动,真是对不起。   是了,是了,微菌是了,细菌是了。那固然是我的正名,却有点科学绅士气,不合乎大众的口头语,而且还有点西洋气(欧美各国的气韵),把姓名都颠倒了。   菌是我的姓。我是菌中的一族,菌是植物中的一类。   菌字,口之上有草,口之内有禾,十足地表现出植物中的植物。这是寄生植物的本色。   我是寄生植物中最小的儿子,所以自愿称作菌儿。以后你们如果有机缘和我见面,请不必大惊小怪,从容地和我打一个招呼,叫声菌儿好吧。 《细菌历险记》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菌儿”的细菌,它为读者娓娓讲述了其菌类家族不同族群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细菌,更让我们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打开这本书,那些时而淘气,时而傲慢,时而伤感,时而狰狞的菌儿就用它那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们说出了它全部的秘密。   3个阅读要点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意识。   ◎在阅读中掌握各种细菌的习性、危害或益处,对其能有科学、理性的认识。   ◎学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培养爱国情操。   2个知识要点   ◎了解细菌的来龙去脉,包括细菌的形态、分类、生活习性、对不同生存环境的喜恶,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不仅能让读者积累细菌学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且在培养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意识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通俗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神秘的细菌学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通过阅读本书,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个成长要点   ◎一方面,细菌在人的身体中扮演着“菌阀”的角色,它们吃人血,致人病痛,甚至死亡。另一方面,细菌又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得力助手”的角色,为人类酿酒、制酸奶等。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我们要客观地去对待,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