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宝训](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21/10/20230321104021276.jpg)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40
折扣购买: 明太祖宝训
ISBN: 9787505756083
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在位期间,鼓励农桑,抑制豪强,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被后世誉为“洪武之治”。
第1章论治道 戊戌十二月癸巳。辟儒士范祖干、叶仪。既至,祖干持《大学》以进。 太祖问:“治道何先?” 对曰:“不出乎此书。” 太祖命祖干剖析其义,祖干以为帝王之道,自修身、齐家以至于治国、平天下,必上下四旁均齐方正,使万物各得其所,而后可以言治。 太祖曰:“圣人之道,所以为万世法。吾自起兵以来,号令赏罚一有不平,何以服众?夫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悉此道也。”甚加礼貌,命二人为咨议。仪以疾辞,祖干亦以亲老辞,太祖皆许之。 丙午三月甲辰。太祖语太史令刘基、起居注王祎曰:“天下兵争,民物创残,今土地渐广,战守有备,治道未究,甚切于心。” 基对曰:“战守有备,治道必当有所更革也。” 太祖曰:“丧乱之后,法度纵弛,当在更张,使纪纲正而条目举,然必明礼义、正人心、厚风俗以为本也。” 祎对曰:“昔汤正桀之乱而修人纪a,武王正纣之乱而叙彝伦b。王上之言,诚吻合于前古也。” 吴元年十月癸丑。右御史大夫邓愈等各言便宜事。 太祖览之,谓愈等曰:“治天下,当先其重且急者,而后及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美。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明教化者在于兴学校。学校兴,则君子务德;农桑举,则小人务本。如是为治,则不劳而政举矣。今卿辈所言,皆国家之不可阙者,但非所急。卿等国之大臣,于经国之道,庇民之术,尚当为予尽心焉。” 洪武元年正月丁丑。太祖御奉天殿大宴群臣,宴罢,因召群臣谕之曰:“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当群雄初起,所在剽掠,生民惶惶,不保朝夕。朕见其所为非道,心常不然。既而与诸将渡江,驻兵太平,深思爱民安天下之道。自是十有余年,收揽英雄,征伐四克,赖诸将辅佐之功,尊居天位。念天下之广,生民之众,万几方殷,朕中夜寝不安枕,忧悬于心。” 御史中丞刘基对曰:“往者四方未定,劳烦圣虑。今四海一家,宜少纾其忧。” 太祖曰:“尧、舜圣人,处无为之世,尚且忧之,矧 a 德匪唐虞,治匪雍熙,天下之民方脱创残,其得无忧乎?夫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一家为忧。且以一身与天下国家言之,身小也,所行不谨,或致颠蹶;所养不谨,或生疢疾。况天下国家之重,岂可顷刻而忘警畏耶?” 戊寅。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成周之时,治掌于冢宰,教掌于司徒,礼掌于宗伯,政掌于司马,刑掌于司寇,工掌于司空。故天子总六官,六官总百执事,大小相维,各有攸属,是以事简而政不紊,故治。秦用商鞅,变更古制,法如牛毛,暴其民甚,而民不从,故乱。卿等任居宰辅,当振举大纲,以率百寮 b,赞 c 朕为治。” 四月丙辰。太祖谓侍臣曰:“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此辈在人主之侧,日见亲信,小心勤劳,如吕强、张承业之徒,岂得无之?但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之深戒。其在宫禁,止可使之供洒扫、给使令、传命令而已,岂宜预政典兵?汉唐之祸,虽曰宦官之罪,亦人主宠爱之使然。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预政,虽欲为乱,其可得乎?” 七月辛巳。太祖与侍臣论及创业之难,太祖曰:“朕赖将帅之力,扫除祸乱,以成大业。今四海渐平,朕岂不欲休养以自娱?然所畏者天,所惧者民。苟所为一有不当,上违天意,下失民心,驯致其极,而天怒人怨,未有不危亡者矣。朕每念及之,心中惕然。 1.明朝官方修订的明太祖朱元璋真实语录集。 2.以明朝万历秣陵周氏大有堂本为底本,校订刻本中的多处错讹。 3.精校精注,疑难字有注音,扫除了阅读上的障碍。 4.将每一章“宝训”分段分小节处理,脉络清晰,便于理解。 5.收录《明史·太祖本纪》一文,约2.5万字。 6.收录明代官方南熏殿朱元璋中年画像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