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为画而生(宗其香传)
ISBN: 9787200126501
张玲,诗人、**翻译家,有**声誉的学者。祖籍山东烟台,1936年生于北京。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即开始发表诗歌、散文,l957年被错划右派。毕业后历任《宁夏*报》编辑、记者、副刊主持,宁夏大学外语系讲师,北京《翻译通讯》副主持,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哈代协会、狄*斯联谊会及墨尔本分会终身荣誉会员,(**)哈代协会副**。著有《榆斋弦音》《旅次的自由联想》《浅斟低唱解大师》《哈代》《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新》《画家宗其香传》等;译有《双城记》《卡斯特桥市长》《哈代乡土小说》《牧师情史》《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孤寂深渊》等;编有《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英国卷》《世界散文经典。英国卷》《大卫·科波菲尔》《德伯家的苔丝》等。
将人子之情依托于社会、*众,这本是为人、为 艺术家的大情怀,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宗其香开 口就说到自己的母亲,如果不了解他的身世和个性, 你也许还是会觉得这太过夸张、太过矫情了。 是的,你应该先从童年了解了解他的身世。 他说他从一岁就没有了母亲,自然就没有常人对 于母爱的体验。 “您知道您的母亲什么样儿吗?”画家是以形象 作为语言从事创作的,因此谈到他的母亲时,我首先 这样问他。 “记得七八岁时,父亲拿给我一张相片,说‘这 就是你母亲’。相片上的母亲面孔方方正正,一副温 柔敦厚家庭妇女的模样,并不漂亮。她穿的衣服领子 高高的,头上梳着发髻,是清末民国初年的装束。” 仔细端详宗其香的面孔,从他那端正敦厚的轮廓 中,仿佛也能隐约想象出他母亲的形象。不过,在宗 其香意念当中的母亲,仍然是抽象的、虚构的,因为 她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毕竟太小了。 母亲生他在南京水西门附近的仙鹤街,时间是 1917年冬月初八。襁褓之中就失去母亲的婴儿,是在 粗疏少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就连他这个生年*月,还 是他成年之后从亲戚那里查访推算出来的,也未必准 确。 母亲姓孙,是个普通织锦缎人家的女儿,尽管纯 朴、善良、勤劳,但是这些美德却代替不了美貌。平 凡的相貌,使她不大得意于自己那位颇具艺术气质的 夫君;再加上生活于一个人口虽然有限,人际关系却 相当复杂的家庭,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压力之下,年 纪轻轻早已坐下了种种病根。生下她的头生子宗其香 后,就撒手人寰。据说是死于肺病。四十余年后,宗 其香在医院做X光透视时,发现两侧肺部有很多块自 愈的钙化点。他也不知道这病究竟是后天所染,还是 从娘眙中就带到尘世上来的。 没娘的孩子缺乏大人的关怀和抚爱。他小时候, 很少有人愿意多费时间和唇舌去反复述说他的儿时旧 事,以助他加深对早年生活的记忆。*后他常说他记 忆力不好,对童年生活印象淡漠,而***新的科学 发现却告诉我们,幼儿的记忆,其实是靠成年人的不 断复述来加强的。 宗其香的童年印象,就像他作品中那些*具特色 的夜景画。它们底色晦暗,影像朦胧。透过幢幢夜影 以及那反映在水中的倒影,才可看到无数明亮温暖的 亮点和光面。它们本身既饱含着生命及活力,也将黑 夜中的山水*木人物鸟兽映衬得生机勃勃。 宗其香童年的底色,也是晦暗的。孤独和贫穷都 属于这种色调。 他生在民国初期的南京。这座扬子江边的古老名 城,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三国时期的孙吴以来,曾 先后成为六个朝代割据一方的君王定都所在。到了明 **朱元璋及惠帝朱允炆祖孙统治下的50年间,又成 为这个全国一统王朝的京都,它曾拥有过自己的几度 鼎盛和辉煌。在清朝初年,这里改称江宁府,设置了 江宁织造这一机构,直接的任务是办理丝织业务,从 此这里生产的云锦,渐渐驰名中外。当时南京城内, 不知有多少人家,世世代代以此行业为生,母亲的娘 家就是其中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这里成为 中华民国临时**的所在地。宗其香的童年,正生长 在南京再度辉煌的历史时期。身为世世代代祖居市内 的下层破落户市民,他尚能领*到南京城久远历史积 淀的些微残膏余馥。他的祖上,是小康的土地出租者 ,兼营丝织业,到宗其香祖父一代,共有三房兄弟。 长房即宗其香亲祖父,是位制作织机梭子的手艺人, 早年去世,留下寡居而精明能干的祖母经管几亩薄田 支持门户。宗其香对嫡亲祖父保留的印象,只有将他 的棺木抬出家屋出殡的情景。二祖父是家族中**的 读书人,曾到北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随后便回到 南京自办私塾。三祖父在宗其香记事前也早已去世, 留下三祖母与依然健在的太(曾)祖母共同生活。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