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新悦读之旅

儒林外史/新悦读之旅
作者: (清)吴敬梓
出版社: 文联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儒林外史/新悦读之旅
ISBN: 9787505988705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杆,安徽全椒人。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又因自故居安徽全椒移居南京,故又自称秦淮寓客。 吴敬梓出身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父吴霖起死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吴敬梓是嗣子,便给了他们以可乘之隙,于是发生了吴敬梓《移家赋》中所说的“兄弟参商,宗族诟谇”的争产纠纷,乃至发生了亲族冲入家中攫夺财产的事件。这件事不仅刺激了吴敬梓,更使他看清了封建社会家族伦理道德的丑恶本质,认识了那些衣冠楚楚的缙绅人物的虚伪面目,使他和那些倚仗祖业和门第做寄生虫的庸俗人物分道扬镳。 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此后,生计更加艰难,时常靠朋友的周济度日。 四十岁时,怀着愤世嫉俗的心情,他创作了《儒林外史》,大概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吴敬梓的一生,是穷困潦倒、鄙薄嫉俗的一生,在乾隆帝南巡,百姓皆夹道欢迎的时候,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 五十四岁时,吴敬梓殁于江苏扬州。

内容简介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 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 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 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 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 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 看得破的? 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 人。 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 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看 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 道:“儿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 ,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 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 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 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 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 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 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 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当夜商议定了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间壁秦老家。秦老留着他母子两 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指着门外道 :“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 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棵合抱的 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 ,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我老汉每日两餐小 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钱与你买点心吃。 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 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说道: “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 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 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 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 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 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 下看。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 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 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 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 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 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 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 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 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 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 。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 下,将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带 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 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 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 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 面把酒来斟。吃了一回,那胖子开口道:“危老先生 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 值得二千两银子。因老先生要买,房主人让了几十两 银卖了,图个名望体面。前月初十搬家,太尊、县父 母都亲自到门来贺,留着吃酒到二三更天。街上的人 那一个不敬!”那瘦子道:“县尊是壬午举人,乃危 老先生门生,这是该来贺的。”那胖子道:“敝亲家 也是危老先生门生,而今在河南做知县。前日小婿来 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这一回小 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谒晋谒危老先生 。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 在你我田里吃粮食。”那瘦子道:“危老先生要算一 个学者了。”那胡子说道:“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 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 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看这光景,莫不是就要做官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王冕见天色晚 了,牵了牛回去。 自此,积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 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 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 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 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 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 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 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这王冕 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 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 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 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 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 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 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 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 因自小看见他长大,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时 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一日正和秦老坐 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带瓦楞帽,身穿青布 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个姓翟,是诸暨县一 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 ,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 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 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 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 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 咐要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 我闻有王相公的大名,故此一径来寻亲家。今日有缘 遇着王相公,是必费心大笔画一画,在下半个月后下 乡来取,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 。”秦老在旁,着实撺掇。王冕屈不过秦老的情,只 得应诺了。回家用心用意画了二十四幅花卉,都题了 诗在上面。翟头役禀过了本官,那知县时仁发出二十 四两银子来。翟买办扣克了十二两,只拿十二两银子 送与王冕,将册页取去。 时知县又办了几样礼物送与危素,作候问之礼。 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 手。次日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来家致谢。当下寒暄 已毕,酒过数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 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时知县不 敢隐瞒,便道:“这就是门生治下一个乡下农民,叫 做王冕,年纪也不甚大。想是才学画几笔,难入老师 的法眼。”危素叹道:“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 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此兄不但才高,胸中 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老父 台可以约他来此相会一会么?”时知县道:“这个何 难?门生出去即遣人相约。他听见老师相爱,自然喜 出望外了。”说罢辞了危素,回到衙门,差翟买办持 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