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心理学(人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

选择心理学(人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
作者: 喻然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选择心理学(人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
ISBN: 9787115345455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在他坐好后,主试拿出了一些卡片,每次主试都 会向被试展示两张 卡片,一张卡片上是a、b、c三条不一样长的线段, 另一张卡片上是一条. 标准线段x。被试的任务是,当主试向他们展示这两 张卡片时,判断出在 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段与x等长。 这名学生认为,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过简单。因为 之前进行得非常顺 利,所以这名学生开始变得有些漫不经心,但是,就 在他觉得无聊时, 他发现前面的人竟然与他的观点不一样。最奇怪的是 ,前面5个人的想 法都与他不一致。他认为是b与x等长,为什么前面5 个人都信誓旦旦地 说a与x是等长的呢? 这名学生想,应该是自己看错了。于是,他选择 了与前面的人相同 的答案。但是,当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时,这名学生 开始疑惑了…… 实验结果显示,只有25%的被试没有做出从众行 为,其余的被试均 做过1次或1次以上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的人均从众 行为达到了33%。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会为了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保 持一致,而选择错 误的答案,即使这与自己的观点相悖。但是,实际上 ,每个人在独立作 答时,判断错误的概率都微乎其微。 实验二 似动现象是一种视错觉,是指在黑暗的条件下, 直视一个光点时. 会感觉它好像在移动一样。实际上,光点是静止不动 的,只是人们由于 眼动而产生一种光点在移动的错觉。每个人的眼动不 同,感受到光点移 动的距离就会不同。1935年,心理学家谢里夫应用这 一原理进行了一项 实验研究。 他招募了一些大学生作为被试。实验者让被试在 一个黑暗的、没有 任何参照物的屋子中盯着一个光点仔细看,并报告光 点的移动距离。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被试单独进行实验,报告光 点移动的距离。在 进行了几次报告之后,被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规 则。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实验者将实验被试随机地分 为每3人一组,让 他们把自己判断的结果告诉其他组中参与实验的学生 。起初,被试都遵 循着自己的规则,报告的数据差异很大,在同一小组 的3个人中,有人 认为移动了7—8英寸,有人却认为只移动了零点几英 寸。 但是,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所有被试给出的答 案却趋于一致—— 集中在2—3英寸。 谢里夫还设置了另一项实验,在被试中安排了一 个实验助手作为假 被试.当被试的判断都不一样时,这名假被试就会以 肯定的口吻报告自 己看到的移动距离。谢里夫发现,屋内的其他被试报 告的距离都开始与 这名假被试相近,并逐渐形成一致。 4.3实验结论:迫于环境压力,人们改变了最初 的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进行决策与判断时,很在 意群体中其他人的 选择,并习惯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环境是人们在决策时一定会考虑的因 素,迫于环境的压 力,人们可能会放弃原本的想法,甚至做出与内心意 愿背道而驰的选择。 这也表明了决策的复杂性。 4.4选择策略:将环境因素纳入考量的范畴 人们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环 境因素。很多时候, 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尤其是当我们已经可以独立而周 密地进行思考,并 学会了为自己和他人负责时。随着思考范围的扩大和 影响因素的增多, 决策也变得更加困难。那么,当面临环境压力时,我 们该如何应对呢? (1)策略一:将环境因素纳入决策可实施性的考 虑范畴 忽略环境因素是不明智的做法。在生活中,我们 经常看到因为忽视 环境因素而导致决策失误的例子。因此,在决策时, 我们一定要考虑环……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