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宜兴人(共2册)

天南地北宜兴人(共2册)
作者: 编者:程伟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78.00
折扣购买: 天南地北宜兴人(共2册)
ISBN: 97875496109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灵魂,水一般高洁 “相信太阳就是太阳,月亮就是月亮,有就是有 ,没有就是没有,领导就是领导,老师就是老师,人 就是人,鬼就是鬼……妈妈一直是这样教我的。” ——《南溪水》 范培松的博士生、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王 尧,跟随先生十多年,在他看来,“范培松本身就是 篇散文。论范培松的性灵,真性灵;论人格,真人格 ;而他待入接物处事,又是不施粉饰的叙述文字,不 运匠心,但见真情。” 一个声名显赫、身世坎坷的学者,依然保持着如 此坦荡的胸怀,如此纯净的内心,靠的是什么?也许 我们应该回到生养他的那片土地,回到南溪河畔去寻 找答案。 南溪河自溧阳而来,横贯宜兴半境,经由西氿、 东氿注入太湖。因它和与之并行的北溪河,宜兴古时 被称为“荆溪”。1943年7月10日,范培松就出生在 南溪河畔的徐舍镇中范村(现徐舍镇佘圩村)。南溪 河水清澈透明,幼时的他经常和小伙伴“站在河埠的 没在水里的台阶上,弯着腰,把水当镜子,照我们的 脸……我们的脸映在蓝天白云上,朝发呆的白云挤眉 弄眼,笑了,那甜甜的笑容灿烂地悬挂在白云边上” (《南溪水》,下同)。镜子一样的河水,把蓝天、 白云、自己和小伙伴甜甜的笑脸叠印在一起,让幼年 的范培松感觉大自然是多么纯净,自己也是这纯净世 界的一部分。 同样纯净的还有父母、亲友和乡邻们的心。翻开 范家的历史,苦难像生命的孪生兄弟一样如影随形, 祖辈的苦难范培松只是听说,父辈的苦难他却历历在 目。幼年时在山里砍柴受寒,使父亲落下了浑身的伤 痛,睡梦里常常呻吟甚至嘶叫;整日里不说话,仿佛 “苦难封闭了他的嘴巴,日月榨干了他的情感,永远 是呆呆地想,默默地看世界,村人称他为‘富呆子’ ”。而“妈妈四十二岁生下我时,就没有一颗牙齿了 ,本来瘪瘪的嘴,更是凹陷下去”。但苦难没有让父 母的人生走向虚无,走向怨天尤人,走向人性丑恶的 一面;相反,他们固守着代代相传的为人准则,教儿 子要做“好人”,要学会“相信”。我想,这朴素的 人生信念一定来自生养他们的苍天厚土,来自哺育他 们的南溪水。而这样的人生教育让率真与耿介深深植 入了范培松的灵魂,在此后的数十年里,无论他的学 识变得如何丰厚,地位如何尊贵,也无论他的遭遇曾 怎样的不堪,前途曾怎样的黯淡,他始终心性不改, 坦荡为人。 “文革”中,身为苏州大学教师的范培松,曾经 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批判,被武斗的造反派逼到生死 边缘,被非法囚禁在黑屋中长达一年半之久。在这场 颠倒黑白的运动中,在那间囚禁他的幽暗小屋里,在 对自己的灵魂无数次拷问之后,他坚定了最初的信念 。他听到母亲的声音在斗室的上空响起:“儿子,不 能动摇。太阳就是太阳,月亮就是月亮,人就是人, 鬼就是鬼!”他的眼前出现了为自己仗义行善的村民 九哥,冒着危险为他作证的邻居老徐,坚持事实为他 人平反的干部尹洪生……于是,几年后,在那位曾经 折磨过他的“逻辑先生”突发疾病、万分危急之际, 范先生冒着狂风暴雨借了船送他到医院救治,挽回了 他的生命。“文革”后,范先生担任苏州大学中文系 主任12年,令他问心无愧的是,他从来没有无缘无故 地伤害过一个人,以后也不曾有过,实现了自己当年 在幽暗的小屋里立下的誓言。 率真、耿介几乎成了范培松精神的名片,有时, 人们也许会因他不顾情面的直言而有些许不快,但绝 对不会怀疑这背后的真诚与坦荡。 在他担任苏大中文系主任期间,一次,有位老师 到校领导那里反映范先生在教师职称评定问题上搞阴 谋诡计。 领导问:“你说谁搞阴谋诡计?” 答曰:“范培松。” 领导说:“你讲他别的说不定我还会相信,搞阴 谋诡计,他还没有学会。” 见过范先生的人,都对他昂首挺胸、用力摆臂的 走路姿势印象深刻,仿佛不管前方如何艰险,他都会 坦然面对,勇往直前。这其实也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的 行走姿态,因为心底无私,便无所畏惧了。 P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