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11.80
折扣价: 8.50
折扣购买: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ISBN: 9787305061905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埯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呸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诗三百》,汉武 帝以后始称《诗经》。全书分“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 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和“ 商颂”。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间的民歌及朝庙乐章三百十一篇,其中 “小雅”笙诗六篇有目无诗,实际存数为三百零五篇。其中“国风”大部 分为各地民歌,诗中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揭露了当时政治 的黑暗及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压迫与剥削。“雅”“颂”中大部分为文 人所作,多为歌功颂德的篇章,但也有不少暴露现实的作品。诗篇形式以 四言为主,杂有一言、二言、三言以至七言、八言。语言朴素优美,音节 自然和谐,多运用比、兴和赋的艺术手法。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 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设立博士传授,但魏晋以后相继失传 ,现仅存《韩诗外传》。毛诗为古文诗学,独传至今。两千多年来,《诗 经》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讲析】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诗,是《诗经》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全诗通 过弃妇自述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整个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 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她们命运的不幸,揭示出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带有 普遍性的问题。 全诗六章,第一章写订婚;第二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追悔,追悔自己 沉溺于爱情生活;第四章写被遗弃;第五章回忆婚后的操劳和遭遇,自伤 不幸;第六章写决绝,写她坚强的性格。 在写作上,全诗运用抚今思昔的倒叙手法,描写了女主人公婚姻生活 的全过程。三、四两章是全诗的主轴,围绕这一主轴,此前第一、第二章 写了当初求婚、嫁娶等宝贵的甜蜜的回忆;此后第五章,追叙了婚后三年 中女子夙兴夜寝的操劳和受到丈夫虐待、兄弟讥笑的不幸遭遇;最后一章 写女子被遗弃后的悔恨与决绝的心情。这样围绕主轴,前后展开了两个鲜 明、强烈的对照:一是男子前后态度的变化,三年前他来求婚时,找了个 “抱布贸丝”的借口,还面带嗤嗤然憨厚的笑容;三年后,他“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欲望达到后,便变得薄情、凶暴起来。二是女子前后遭遇 的对比,三年前她天真纯洁,沉浸于爱情之中,有过多少美好的憧憬;三 年来她早起晚睡,担当了家庭的全部操劳和辛苦,到头来反被休弃掉。这 种强烈的对比,有力地揭示出“氓”的虚伪狡猾和凶暴薄情,表现出女主 人公的天真纯洁和善良温柔,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和义愤。 诗中的写景也各有其妙用,它们成为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诗中 三次写到淇水(“送子涉淇”“淇水汤汤”“淇则有岸”),其中“淇水汤 汤”是女主人公在被弃归途中的实景,处在悲痛而凄凉心境中的女主人公 ,由汤汤的淇水,而回忆起当初“氓”向她求婚时,她曾“送子涉淇”, 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现在触景生情,勾引起她对以前那段生活的 回忆,而那正是他们最甜蜜最美好爱情的开始,然而同时也是以后“三岁 为妇,靡室劳矣”直至被弃的开始。正因如此,女主人公回忆到这里的时 候便忍不住发出了痛苦的呼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其中包含了 多少痛苦与悔恨!而想到现在被弃的遭遇,又忍不住发出伤心的叹息“淇 则有岸,隰则有泮”,而自己内心的痛苦却无边无际! 再如三、四两章中对桑叶的描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 落矣,其黄而陨”。这是两个对比性的托兴,写女主人公年轻时的美貌与 被弃时容颜的衰老,都极贴切而形象。 全诗在写作上融叙事、抒情与议论为一体。一、二两章主要是叙事, 第三章主要是抒情,四、五、六三章是夹叙夹议。三者相互结合,细腻地 刻画出女主人公的心理和性格,将女主人公悔与恨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抒写 了出来,收到经济而又形象的艺术效果。 ……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