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石榴计划产学研融协同创新调查研究第1册)
作者简介
叶桐,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首席运营官 研究员 一、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硕士学位 二.著译作品 编著有《实体经济导论》、《工业系统导论》、《极限学习概论》、《工程哲学教程》等教材 三.业务成果 国家统计局高级调查分析师,北美精算师考试(SOA)1级。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中心《工业系统概论》、《实体经济导论》、《工程文化与工业文明》课程合作讲师。 组建了国内首支政府财政引导养老基金;创建了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创新平台和生态圈。 住建部公租房证券化课题负责人,累计分析研究项目约120个。
内容简介
《谁主沉浮:“石榴计划”产学研融协同创新调查研究》,是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IIIF)对产学研融领域开展的各类访谈、问卷、交流以及学术讨论会的综合集成,也是研究院成立以来,积累的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源的持续交流、调研、研讨基础上的总结提炼,其中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框架性研究和观点的提炼梳理,并融合了IIIF各类访谈调查成果。 报告中,笔者试图将企业创新的产学研融模式的重点视角定位在企业为核心的,院校、科研、投资机构的四元互动中,同时,政府的因素作为引导性的重要环境要素在这首份报告中暂不进行展开。通过对互联网与电子、能源与环境、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四个前沿行业,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等三类高校,政府基础科研基金、政府引导行业补贴、私募股权投资等三种资金支持来源的模式进行分析,结合IIIF各方面调研、研讨,我们在本报告中得到一些初步的观点: (1)产学研融的结合涉及多个方面不同类型的组织,由于各方目的差异,并不容易达成有效的合作。 (2)复杂的产学研融多方关系没有处处适用的模式,不同的合作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具体分析和选择适合的模式。仅就技术成果到产品转化的一般情况而言,以企业为主导要素的产学研融结合模式是科技转化效率高的形式。因为可以用企业的逻辑来直面市场竞争与社会需求,使不同的组织类型在合作中调和适应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