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即彼(精)/西方哲理译丛

非此即彼(精)/西方哲理译丛
作者: (丹)索伦·克尔凯郭尔|译者:陈俊松//黄德先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非此即彼(精)/西方哲理译丛
ISBN: 9787515517575

作者简介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被视为“存在主义哲学之父”。 克尔凯郭尔在27岁时与少女蕾吉娜订婚。然而由于自己敏感的性格,他又解除了婚约。《诱惑者日记》折射了这段经历,而这也成为他全部哲学思索的一个支点。 克尔凯郭尔终生冥想“如何去做一个基督徒”。他认为,面对“不可能”,人只能作出“绝望的一跃”,直接进入精神生活。 多年之后,晚年的蕾吉娜说:“他把我作为牺牲献给了上帝。”

内容简介

高位、知识、荣誉, 友谊、快乐、财富, 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或者说是,一切都是虚空。 诗人是什么?诗人就是一个闷闷不乐的人,他在内心 郁积着深深的愤怒,却能靠他那构造独特的双唇,使得通 过它们的呻吟和哭泣声变成让人欣喜若狂的音乐。他的命 运就像暴君费拉里斯(Pha。laris)囚禁在铜牛中的那些 不幸的牺牲品,被放在文火上慢慢折磨。他们的哭叫声无 法到达暴君的耳朵,在他心里引起恐惧;相反,他们的哭 叫声到达暴君的耳边,听起来像甜美的音乐。于是人们围 着诗人并对他说:“快为我们再唱一次!”——也就是说 :“愿新的苦难折磨你的灵魂,使你双唇的构造如故;哭 叫声只会让我们忧虑、紧张,但是音乐,那音乐却是令人 愉快的。”评论家们走上前说道:“做得很好!本该如此 ,根据美学的规则。”这样评论家就俨然像个诗人,简直 毫发不差;不过评论家缺少心中的愤怒和唇上的音乐。我 想说,与其做一个不被人理解的诗人,还不如做一个被猪 理解的猪倌。 众所周知,在最初的、最简明的教育中,孩子们被问 及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想要什么?”答案是:达一达 。带着这样的思考生命开始了,然而人们却不承认原罪。 第一次痛打孩子的不是他的父母又是谁呢? 我宁愿跟孩子们谈话,因为他们还有可能成为理性的 人。但那些已经变成那样的人们呢——老天爷! 人是多么荒谬啊?他们从不享用已有的自由,却去要 求不能得到的。他们拥有思想的自由,却去要求言论的自 由。 我什么也不喜欢。我不喜欢骑马,那种锻炼太剧烈了 。我不喜欢散步,因为散步太费力了。我不喜欢躺着,因 为我要么得一直躺着——这是我不喜欢做的,要么我得还 再爬起来——这也是我不喜欢做的。总之,我什么也不喜 欢。 众所周知,昆虫死于受精之时。于是,死带着无限的 欢乐;生命在最快乐、最有意义的时刻走向死亡。 给作家们一些屡试不爽的建议:将你的思考随随便便 记下,打印出来;在修改手稿时很多好的思想会渐渐自动 浮出水面。因此,鼓起勇气,所有你们这些还不敢出版什 么的人;即便是印刷上的错误也不该鄙视,一个作家若能 靠印刷错误表现出幽默,那么这印刷错误应看作是他走向 幽默完全合法的方式。 人类所有事情最不完美的地方在于:我们渴求的对象 往往首先得通过它的对立面来获得。我不想谈论那些将够 心理学家们忙碌好一阵子的众多气质类型(忧郁气质往往 是最具喜剧性的;最活跃的往往是最平和的;最浪荡的往 往是最有道德的;最怀疑的往往也是最虔诚的),我只想 回到一个事实:永恒的幸福首先是从罪孽中看到的。 除其他众多熟人之外,我还有一个密友——我的忧郁 。在我欢愉之时,繁忙之际,她都在向我召唤并使我心荡 神移,尽管我的身体还立在原地。忧郁是我最忠贞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