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劳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中职生劳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作者: 丁凤强 陆道华 李忠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36
折扣购买: 中职生劳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ISBN: 9787300331805

作者简介

丁凤强,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正高级讲师。江苏省职校德育中心组成员,连云港市职校德育学科中心组组长,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授“港城名师”,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育对象。主要讲授心理健康、劳动教育等课程。陆道华,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江苏省第四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职校德育中心组成员,连云港市职校德育中心组副组长,连云港市名师工作室成员。 李忠,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内容简介

一、劳动概述
(一)劳动的概念
从哲学高度看,劳动是主体、客体和意义的内涵集成体。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多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在经济学中,“劳动”则是指劳动力(含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和使用。例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是:“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让劳动力的卖者为其提供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创造、改变未来,同时也改变着劳动者自身。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二)劳动的特征
1. 人类专属性
从表面上看,劳动作为一种活动,是对自身生活有用的自然物质的占有,这好像与自然界的动物的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如蜘蛛通过织网来捕食猎物,蜜蜂通过建筑蜂房而储存蜂蜜。然而,动物的这些活动不能称之为劳动,因为它是一种动物生存的本能。人的劳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最不同的地方,是在于人的劳动是具有自觉意识支配的、能动的和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