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雅舍小品/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作者: 梁实秋著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
原售价: 20.50
折扣价: 15.79
折扣购买: 雅舍小品/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ISBN: 7503312378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笔名秋郎、子佳、程淑等。原籍浙江杭县,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 梁实秋少年时就读留美预科的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留学归来后,梁实秋在复旦大学、中国工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任职。1940年起,梁实秋以重庆北碚寓所“雅舍”为名,以子佳的笔名在朋友刘英士主编的《星期评论》上撰写专栏小品。“雅舍”系列小品还在1944年昆明《中央日报·星期增刊》和1947年上海《世纪评论》上发表。 到达台湾后,梁实秋出版了《雅舍小品》、《实秋自选集》、《略谈中西文化》、《雅舍小品续集》、《看云集》、《槐园梦忆》、《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等著作。《雅舍小品》1949年在台湾出版后迅速发行至50多版,1960年时绍瀛将它译成英文,编为中英语文本,由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远销北美和东南亚各地,据称目前已发行至300多版,创现代散文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

内容简介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 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 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 。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 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 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 ”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 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 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 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 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 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 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 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 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 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 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 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 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 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囊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 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 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人我室;我非牙医,散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 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 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 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 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 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 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 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 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 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 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 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 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