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物—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千古人物—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千古人物—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ISBN: 978750689402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沿长江逆流而上,越汉 口,过三峡,便进入四川地 界。再溯江而上,就会看到 江边高耸入云的倚悬崖峭壁 雕刻而成的乐山大佛。乐山 位于四川西部,宋仁宗时称 为嘉州,岷江在此流入长江 。眉山位于岷江中部,乐山 以北四十里处,因在四川省 会成都与乐山之间,所以要 想从乐山乘船去省会必须经 过眉山,古称眉州。 自古蜀地多才俊,而眉 山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 第一州”的美誉,在宋朝曾 是我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 一。两宋年间,眉山就出了 886名进士,史称“八百进士 ”。而真正让这座小城闻名 遐迩的,是我国文学史上著 名的文学世家一一眉山“三 苏”。 眉山“三苏”,即父亲苏 洵、长子苏轼、次子苏辙。 三人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独 占三席,而其中又以苏轼的 名气最为响亮。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 年)12月19日,伴着初升 的朝阳,一声响亮的婴儿啼 哭划破眉山城纱毂巷一座小 院的上空。接生婆告诉一直 焦急守候在外的男人说,是 个相公,男人赶紧到堂屋正 中挂着的张果老^画像前焚 香礼拜。这个男人就是二十 七岁的苏洵,自从第一个儿 子天折后,他便买来这张画 像,每天早晨都要向画像祷 告,盼望再生个儿子。婴儿 的顺利降生让他如愿以偿, 这个给他带来欢喜的婴儿, 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苏轼。 传说苏轼出生那天,原本郁 郁葱葱的眉山,突然之间草 木皆枯。两年后,苏轼的弟 弟苏辙降生。多年后,当苏 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名 震天下时,人们相互传说“ 眉州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 苏家在当地虽不显赫, 却也衣食不愁,有自己的田 产,祖上早有为官之人。后 来,苏氏父子能成名,苏家 在当地能兴起,绝非偶然。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写道 :“苏氏出于高阳,而蔓延 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 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 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 ”苏洵是个极为慎重的人, 修族谱花费了很多功夫。对 他精心研究的成果,苏轼兄 弟都相当认可。苏味道②作 为眉山苏氏血脉唯一的线索 ,是“三苏”父子认同这位祖 先的确凿理由。他们在诗文 书画上乐意称自己为“赵郡” 人,也是缘于此。 据说,苏味道一千三百 多年前出生于河北赵郡栾城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 南赵村),是有名的神童。 他才思敏捷,九岁能文,其 诗与李峤齐名,号称“苏李” 。其文与李峤、崔融、杜审 言(杜甫的祖父)齐名,称 “文章四友”,《唐诗三百首 》收有他的诗作,大凡稍有 文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 他的。武则天时期他很受器 重,做过宰相,是名声响亮 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武则天 逊位后,他被贬到偏远的四 川眉山当刺史,后调任成都 长史,还未赴任就因病离世 。 苏味道做过高官,文名 又盛,后世子孙当然引以为 荣,苏氏父子认同他为先祖 也在情理之中。沿着苏味道 这一线索追溯至汉代,一个 叫苏章的刺史,其子孙家于 河北赵县,即后来的赵郡, 繁衍开来。由苏章到苏味道 ,这一条脉络是清晰的。刺 史、宰相这样的家世,也是 令子孙脸上有光的。有那样 的祖先,所以才有眉山“三 苏”这样的子孙,就顺理成 章了。 只是在“三苏”父子之前 ,眉山一脉貌似已经寂寂无 闻多世。因为没有显赫的地 位,更没有任何记录在案的 功绩。苏洵追寻祖先踪影, 到高祖一代,已经历历可见 。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虽 没什么显赫的地位,却为子 孙留下很多的事迹。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 记载:高祖苏鈑,“娶黄氏 ,以侠气闻于乡闾”。曾祖 苏祜,“最少最贤,以才干 精敏见称”。“侠气”“才干精 敏”作为遗传基因,在苏轼 兄弟身上都很突出,算是苏 氏基因之一。苏祜“生于唐 哀帝之天祐二年,而殁于周 世宗之显德五年,盖与五代 相终始。殁之一年,而吾太 祖始受命”。据此可以推算 ,苏祜当是生于905年,卒 于958年。“与五代相终始” ,正好经历了五代。他去世 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尚未 建立宋朝。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