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刘妍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10
折扣购买: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
ISBN: 9787512712294

作者简介

刘妍,教育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现就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研究工作。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基亚拉瓦莱小镇。她是意大利历****位女医学博士,她是**的科学家、女权主义者,现代教育***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她是儿童的拥护者。她关于儿童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发现,以及后来依据这些发现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教育体系极具革命性。即使到**,距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的**个儿童之家的成立已经一百多年了,她有关教育方面的理念仍具有独特的价值,鼓励着很多人去关注儿童,积极地为社会改革提供意见、方向和机会。 1952年,玛丽亚蒙台梭利于荷兰逝世,但是通过其一手创建的**蒙台梭利协会(AMI),她的事业得以延续。无数孩子从蒙台梭利教育中*益,而蒙台梭利方法也成为世界上*普及的教学法。

内容简介

·1·纪律的习得与纪律感 孩子从小就要学会遵守纪律,因为纪律是个人在 社会上生存的团队精神。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会秩序, 纪律都很重要。 任何人参观我们学校,都会对孩子们井然有序的 纪律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班上有3~7岁的40个小家伙。在教学中,他 们每个人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情: 有的孩子在一个木头框架上给布系扣解扣; 有的孩子在打扫灰尘; 有些孩子坐在桌边; 有些孩子坐在地板的地毯上; 有些孩子踮起脚尖走动,发出轻微移动的声音; 有的孩子正在进行一项感觉练习; 有的孩子在做算术题目; 有的孩子在玩字母; 有的孩子在画画; 有时候会有高兴的喊叫声,孩子急切地喊着:“ 老师!老师!看!看我做的!” 这些孩子**沉浸于手中的事情,他们互不干扰 。 与此同时,教师也在安静地走着,走到叫她的孩 子身边,通过这种方式,任何需要她的人都能感到她 就在身边,而不需要的人则根本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时间静静流逝,很快就过了几个小时。没有任何话语 。 孩子都沉浸于“工作”的巨大兴趣中,他们没有 为争抢物品而争吵。这些小家伙被誉为“小大人”, 或者就好像“正在沉思的法官”。如果有哪个孩子非 常好地完成了什么“工作”,那他的作品就是其他孩 子快乐和羡慕的源泉。没有人嫉妒他人的财富,有的 只是一个人的成功让其他人都高兴,这样才是真正的 素质教育。 3岁的孩子在7岁的孩子身边,静静地“工作”着 ,就好像他满意于自己的身高,而不嫉妒大孩子的身 高一样。这一切都在平静当中进行。孩子看上去都很 高兴,并满足于自己所能做的事情,而感觉不到对其 他人行为的任何嫉妒。如果出现变化,教师希望孩子 们集合起来去做什么,举例来说— 让孩子离开感兴趣的手头“工作”,教师所要做 的,只不过是简单地用一种很低的腔调说话或做一个 手势。这样,孩子们就会注意到来自老师的信息。他 们都会用一种急切的目光看向教师,想要知道如何听 从教师的命令。 这样的命令不是武断,而是亲切平等的,老师与 孩子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 不仅是教师,所有提出正当要求的人,只要是在 尊重孩子的情况下,他们要求孩子做些什么,都会对 孩子那种对细节的关系、愉悦地服从,感到震惊。经 常有参观者希望听正在画画的小朋友唱歌,只要他们 的要求是得体而礼貌的,这个孩子就会放下正在画的 画,去唱歌给客人听。而在礼貌地表演完唱歌后,他 们就会立刻回到画画中。不过有时候,一些小一点儿 的孩子,会在服从命令前,先完成自己的“工作”, 因为他们需要别人尊重他们的“工作”。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孩子是*到了压抑才表现 成这样。 其实,事实胜于一切。只要看一看孩子是不是胆 小怯懦;是不是幸福而自由;眼睛是不是明亮;对来 访客人希望看他们作品这类请求是不是诚恳对待;接 待访客和向访客解释事情时的态度等,就会知道事实 并非如此。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