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老藤作品典藏:刀兵过
ISBN: 9787539676227
老藤,本名滕贞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十月》《中国作家》《文艺报》《小说月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出版长篇小说《腊头驿(西施乳)》《鼓掌》等三部,小说集《无雨辽西》《会殇》等四部,文化随笔集《儒学笔记》《探古求今说儒学》两部。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长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曾获东北文学奖、辽宁文学奖。
引子 王克笙一降生就给了接 生婆一个耳光。 因为是站生,估衣街上 最有名的接生婆郑氏接生时 费了不少力气。要紧关头她 甚至泄了底气,高声问在门 帘外走来走去的王淦:“保 大还是保小?”本身就是医 生的王淦毫不犹豫地说:“ 大小都保。”郑氏左上唇的 一颗黑痣瞬间像只吸饱了血 的蜱虫,几乎要从嘴角上滚 落下来,她没好气地说:“ 保下来也是个讨债鬼!” 这话是不是被娘胎里的 王克笙听到无法考证,他双 脚踏入这个世界时眼睛是睁 着的,像两粒野地里常见的 “黑星星”。他大哭着,两只 粉嫩的小手胡乱挥舞,正俯 身剪脐带的郑氏被小手扫在 脸上,虽不疼,却也气恼, 郑氏拧着眉头说:“这孩子 ,估衣街上怕是装不下了。 ” 估衣街是一条六百岁的 老街。 光绪年之前,估衣街上 有一家挨一家的估衣铺,街 上天天赶集一般人群熙攘。 估衣街只估衣裳的规矩是被 一家药铺打破的,好比扎紧 的篱笆冷不丁就开了个洞, 接着,什么麻花铺、剪刀铺 、酱菜铺,甚至胭脂铺都一 夜间冒出来,让估衣街变得 名不副实。 破这规矩的是皖南人王 茗。这个溜肩窄腮的中年人 花五两纹银买下街巷西南角 一个裁缝铺,雇木匠打了一 排百眼柜,一张两尺宽、三 尺长的台案,门楣上挂出一 块酪奴堂的牌子,开始坐诊 抓药。初时,街坊们抬头侧 目嘹一眼牌匾后都摇头,觉 得药铺开错了地方,有人甚 至编了一句歇后语来调侃: 估衣街上开药铺——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