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经典常谈/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作者: 朱自清|责编:冯静芳|总主编:曹文轩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0.60
折扣购买: 经典常谈/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ISBN: 978753396431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说文解字第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 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 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 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 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 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 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 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 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 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 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 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 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 ,鬼夜哭”。人有了文字 ,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 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 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 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 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 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 ①;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 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 ,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 并不都相信;如《易·系 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 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 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 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 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 独创,是不可能的。《系 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 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 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 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 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 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 ,政治方面,学术方面, 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 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 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 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 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 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 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 然是该一致的。《荀子· 解蔽篇》说,“好书者众 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一”是“专一”的意思, 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 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 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 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 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 什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 ,“仓颉”的字音近于“商 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 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 宗。“契”有“刀刻”的义; 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 “书契”的名称。可能的因 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 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 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 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 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 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 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 《说文·序》。“仓颉造字 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 时还没有定出他是哪一代 的人;《说文·序》所称 ,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 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 《周礼·保氏》说贵族子 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 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 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 ,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 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 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 ,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 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 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 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 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 (书记秘书)等官儿,都 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 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 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 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 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 去,但许慎《说文解字》 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 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 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 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 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 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 “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 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 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 章,赵高作了《爰历篇》 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 篇》七章。所选的字,大 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 ,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 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 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 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 ,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 。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 篇合为一书,单称为《仓 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 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 颉篇》,现在残存着一部 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 了些字书,所选的字大致 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 。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 篇》还存留着。《仓颉篇 》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 韵。《急就篇》不分章而 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 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 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 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 解。这些书和后世“日用 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 ——所谓分章或分部,都 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供 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 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五百 字,是通俗的字书。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