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宋词元曲精选(中学版)/新课标大阅读丛书
ISBN: 9787229081638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③,骤雨④初歇。都门帐饮 ⑤无绪,留恋处,兰舟⑥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⑦。念去去⑧、千里烟波⑨,暮霭⑩沉沉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家作品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著名词人,婉约 派代表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 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时期被招入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 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 ,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 妓生活,尤擅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 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 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 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凤栖梧·伫 倚危楼风细细》等。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一首描写离情别绪的词 ,是柳永的代表作。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柳永 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寒蝉凄切》就是柳 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 ,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 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② 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③对长亭晚:面对长亭 ,正是傍晚时分。长亭,人们饯行送别的地方。④骤 雨:阵雨。 ⑤都门帐饮:在都城汴京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 京城门外。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 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 出话来,即是“凝咽”。⑧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 程之远。⑨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⑩暮霭:傍晚的 云气。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 游地区属楚国,故称。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经 年:年复一年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 情。风情,情意。更:一作“待”。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那样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 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汴京城外设帐饯别 ,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 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 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 这次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 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恰 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道 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 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 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 赏析 柳永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不仅在艺术风格 上有代表性,在思想内容上,也有它的特点。它反映 了词人在无可奈何的离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相爱者 的真挚情感。 从作品提到“都门”(京城)、“兰舟”和“楚 天”来看,词人告别的地方是在汴京城南的河岸边。 词人善于写景抒情,他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有情 感色彩的境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河岸边的树上有蝉鸣叫,这在平常人听来是无所谓 的,但惜别的人心情不好,他们听起来就别有一番滋 味,仿佛那叫声是凄凉悲切的了。“长亭”是古代修 建在大道边上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送行的处 所。“骤雨”是忽然而来又迅速停止的阵雨。俗话说 :一雨成秋,阵雨使秋意更浓。这些关于惜别的季节 、时辰、地点和景物变化的描写是具有特征性的,它 使作品既不流于一般化,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气息,烘 托凄凉气氛。 接下来集中描写离人的分别场面和痛苦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帐饮”原意是说在郊外搭起帐幕喝 饯行酒,这里是借用,指在野外饯别。“兰舟”原指 用美好的木兰树材造的船,这里借用,作船的美称。 “都门”以下这五句是说词人不忍分别,喝酒也没有 心绪。他和她正在依依难舍的时候,兰舟上的人却不 断催促出发。这时他俩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眼泪汪 汪的,好不凄然。他们本来有许多话想说,但又哽咽 得连一句也说不出来。 最后,他们当然是分手了。词人用“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来结束上片,既交代了他 们痛苦的原因,又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片抒写离情。 水路千里迢迢,“去”字连用可以产生强调旅途艰辛 的作用。江河之上,常有水汽蒸腾,或者笼罩着云雾 ,诗词中常用“烟波”来称呼江河。“暮霭”,黄昏 时的云气。“沉沉”二字形容云气浓厚的样子。“楚 天”,泛指南方的天空。读“念去去”两句,人们可 以想象这时兰舟已向南驶去,柳永正坐在船舱里出神 。当他一想到目的地还很遥远的时候,不禁抬眼望去 。暮色苍茫,楚天辽阔,他更加愁闷起来。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 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 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 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 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 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给 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 ,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 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 以自然。结尾两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并成为脍 炙人口的千古名句。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