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制度/企业治理前言问题研究丛书

黑名单制度/企业治理前言问题研究丛书
作者: 赵旭东|总主编:张建华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51.00
折扣购买: 黑名单制度/企业治理前言问题研究丛书
ISBN: 9787509397787

作者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挂职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副厅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学、公司法学、合同法学。先后被评为北京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北京市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百名法学名家。两次中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担任马工程教材《商法学》首席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改专家小组成员。在民法典编纂研究工作中,担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和合同编牵头人之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黑名单制度概述 黑名单制度(Blacklisting System)是我国近年来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行政监管和行业管理制度。作为一种俗称,黑名单通常是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组织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的信息进行归集后形成的向社会公开的一种名录。这种黑名单制度在世界上为不少国家所采用。在我国,黑名单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形式简明、效果显著,近年来已越来越成为行政机关治理社会的一大利器,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监管的各个环节。 一、黑名单的制度起源 在历史起源上,作为信用惩戒的一种管理方式,黑名单一词来源于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中世纪初,这些学校规定了对于那些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就把其姓名、言行记录于黑皮书上。如果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终生臭名昭著,也会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颜面扫地。学生对学校的这一规定非常害怕,经常小心翼翼,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此后,当时的一位英国商人借用这一方法以惩罚那些经常欠债不还、不讲信用的顾客。[1]这类顾客的名字被英国商人列在黑皮书上,后来一些破产者和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被排在黑皮书上。事情传开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黑皮书在各行各业都兴起来了,很多工厂老板将那些参与工会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佣”的栏下。于是,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秘密流传开来。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1950年12月,杜鲁门总统发布命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正式施行《麦卡伦法案》,该法案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以此大批逮捕专制人士。黑名单的做法由此而被固定下来了。[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在市场和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黑名单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对商事主体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的制度,成为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第一章 黑名单制度概述 黑名单制度(Blacklisting System)是我国近年来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行政监管和行业管理制度。作为一种俗称,黑名单通常是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组织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的信息进行归集后形成的向社会公开的一种名录。这种黑名单制度在世界上为不少国家所采用。在我国,黑名单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形式简明、效果显著,近年来已越来越成为行政机关治理社会的一大利器,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监管的各个环节。 一、黑名单的制度起源 在历史起源上,作为信用惩戒的一种管理方式,黑名单一词来源于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中世纪初,这些学校规定了对于那些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就把其姓名、言行记录于黑皮书上。如果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终生臭名昭著,也会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颜面扫地。学生对学校的这一规定非常害怕,经常小心翼翼,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此后,当时的一位英国商人借用这一方法以惩罚那些经常欠债不还、不讲信用的顾客。[1]这类顾客的名字被英国商人列在黑皮书上,后来一些破产者和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被排在黑皮书上。事情传开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黑皮书在各行各业都兴起来了,很多工厂老板将那些参与工会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佣”的栏下。于是,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秘密流传开来。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1950年12月,杜鲁门总统发布命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正式施行《麦卡伦法案》,该法案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以此大批逮捕专制人士。黑名单的做法由此而被固定下来了。[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在市场和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黑名单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对商事主体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的制度,成为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立足于理论和实践,从国内和境外两个维度切入主题,着重论述我国黑名单制度的制度设计,并附我国及部分国家黑名单制度的相关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