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成林——中国地质四十年

青松成林——中国地质四十年
作者: 李青松 刘慧娟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青松成林——中国地质四十年
ISBN: 9787521221794

作者简介

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家。长期从事生态文学研究与创作。出版有专著十余部,主要代表作品有《开国林垦部长》《北京的山》《相信自然》《塞罕坝时间》《穿山甲》《贡貂》《万物笔记》《粒粒饱满》《一种精神》《茶油时代》《大地伦理》《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等。曾获新中国六十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呀诺达生态文学奖。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第六届、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委。 刘慧娟,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协会会员。代表作《宋都的梅》《雁门关》《在新的崛起面前》《天使的翅膀》《一个与风结缘的人》《追赶太阳的人》《在风的记忆里》《新能源瞭望者》《阿尔山倒影》《云上森林》等,出版个人专著《无弦琴》《白云的那一边》《绕过手指的风》。部分诗文入选中、小学朗读教材、思品教材及高中《语文主题学习》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第一章?远方的故事 你看那些苍鹰,神情坚定 从东方龙的传说里起飞 向着茫茫天宇,振翅翱翔 千里万里,不惧风雨,奋勇搏击 蓝天下,白云端,星河上 在异域的山川河谷和人们的心里 播种,播种那个神圣而又温暖的名字 ——中国 雨季已经结束,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空气里翻涌着的一股股热浪,阵阵扑向车马喧嚣的街道和行人。大西洋湿热的海风,掠过几内亚湾水面,委婉地向人们传递亦喜亦忧的信息。眼下,新冠肺炎疫情肆无忌惮地侵袭全球。在科特迪瓦的外资企业,走的走,撤的撤,即便是留下的,也大多处于低迷观望的状态。病毒的狰狞面目,又一次让人类认识了自然的残酷。世界,悄然变化着。 阿比让道路两旁高大的棕榈树照样随风摇曳,椰子、杧果和芭蕉在旭日中安静地呈现着果实的光芒。远处,法式奢华的象牙索菲特酒店静静地矗立在潟湖岸边,彰显出阿比让地标性建筑的气派。 2020年9月25日这天,城市氛围一如往常。这时,一行4辆车迎着晨曦驶来,“一”字形排开,稳健前行。车前方的中国国旗在晨风中鲜艳地招展,像是对行人致意。这是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万黎,陪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及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巴卡约科,出席中国“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大型项目——中国地质科特迪瓦12城市供水项目的开工典礼的车队。 开工典礼上,锣鼓齐鸣,人们载歌载舞欢庆12城市供水项目隆重开工。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带领总理和全体内阁成员出席。12城市供水项目是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第三个任期内规模最大、最优先和最紧急的民生项目。总统不断称赞这是一个好项目,并向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表示感谢,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友好帮助。 第1节?紧急开工 中国地质科特迪瓦分公司总经理侯柱林和常务副总经理郭义军与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万黎一行,从阿比让向12城市供水项目开工仪式所在地布瓦夫莱驶去。 12城市供水项目是科特迪瓦重要的民生项目。供水问题关系重大,为解决12省首府城市达洛亚、布瓦夫莱、图巴、奥迭内、本贾利、塞盖拉、芒科诺、萨桑德拉、大拉乌、迪沃、卡蒂奥拉、丹达的饮用水问题,科特迪瓦政府决定项目马上开工。于是,业主紧急通知国际承包商——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特迪瓦分公司,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准备开工事宜。定于9月25日在科特迪瓦中部城市布瓦夫莱,举行开工典礼。 12座城市供水项目的总承包商是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地质,英文缩写CHINA GEO)。此项目是中国地质科特迪瓦分公司在众多国际工程承包商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中标的项目,也是继出色完成经济首都阿比让一期、二期供水项目之后,中国地质承包的又一个科特迪瓦大型民生项目。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主要从事国内外工程承包、矿业开发及矿产品贸易、国土环境整治等业务,是中国最早进军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中央企业之一。2010年,中国地质响应上级号召,并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节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工程建设服务的主力军,拥有房建、市政、公路、信息技术等多项总承包资质,以及地震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环保等专业资质。近四十年来,中国地质凭借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国内外承揽了众多大型项目,以“守约、优质、高效”著称,赢得国内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海外,中国地质业务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工作,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一路攀升。2020年,位列ENR全球承包商250强第96位,进入国际最大承包商前100强。中国地质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企业理念,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荣获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社会责任卓越奖”,连续十四年被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评为对外承包工程信用等级AAA级企业(最高级别);被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列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级A类企业(最高级别),为项目所在国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地质立足于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巩固海外市场具有优势的前提下,抢抓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育新机,开新局;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国土环境整治业务,并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在科特迪瓦乃至整个非洲,水,总是一个悠长而低沉的话题。水的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科特迪瓦,在法语中的意思是“象牙海岸”,全称是科特迪瓦共和国。冷战时期,科特迪瓦曾是西非最繁荣的热带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2002年至2011年的十年内战,使国民经济一蹶不振。 科特迪瓦自内战结束后,国家开始走上战后修复及解决民生问题为主的道路。2011年4月,瓦塔拉当选国家总统。瓦塔拉执政期间,政局稳定,百废待兴,政府开始着力发展国民经济。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是民生经济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的特殊时刻,缺水已经是科特迪瓦政府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地质凭借在科特迪瓦经营二十多年工程的资历,尤其在市政供水领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和品牌优势,得到科方政府的高度评价。能够获得承建12省首府城市的供水项目,与之前中国地质出色完成了阿比让一期、二期大型供水项目赢得的良好声誉有很大关系。阿比让供水项目成为中科友好合作典范和标杆工程,中国地质也因此树立了优秀的中国央企形象。 阿比让是科特迪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西非第一大港和非洲第二大港,是西非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也是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等西非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阿比让一直被缺水的问题困扰着。居民们习惯了储水的生活,每当来水的时候,人们像欢度节日一般兴奋,家家户户将盆盆罐罐接满水收藏起来,不舍得洗衣服,更不舍得洗澡,只留着做饭和饮用。直到与中国地质相遇,阿比让的城市生活用水才不再是奢侈的事。 阿比让供水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日生产可饮用水16万立方米。工程包括36眼大口径水井,每眼水井平均水量250立方米/小时;2座4000立方米/小时现代化水处理厂;4座4000立方米/小时加压站;7座5000立方米地表水池;提供和安装大约200公里DN300-DN900铸铁管道;安装机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随着阿比让供水一期、二期工程投入运营,由中国出资建设的饮用水系统供水量达到阿比让地区供水量的1/3。阿比让南部地区供水短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百姓的饮水安全也得到保障。阿比让供水项目被科方列为中科两国合作的标杆工程。中科两国媒体也对该项目给予了特别关注。科官方报纸和电视台在施工期间多次进行宣传和报道。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和中国国际电视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特别节目,均将阿比让供水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样板工程进行了专题报道。从此,中国地质的名字深入人心。 书写中地人的奋斗之美,拼搏之美,真诚之美,境界之美;彰显新时代中国企业的历史厚重感和盎然的青春气息。 中国地质和中地人的故事,也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它向世界展示了强大中国可信可爱可靠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