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邵飘萍传略 杜钟彬 一 邵飘萍出生于公元1884年,即清光绪十二年(甲申) ,原籍浙江东阳县南马区五十六都紫溪村。兄弟五人:长 新苏、次新华、三新富、四新城(即飘萍)、五新昌。姊 妹四人。其父邵桂林字坦茂,单名茂。因儿女众多,在东 阳无法谋生,迁到金华去开设歇家(是当时打官司人的寓 所),为人撰状,当土律师;也当过私塾的塾师,到后来 搞饲鹿事业,家道渐裕。邵飘萍生于金华,幼时天资聪敏 ,但甚淘气。在私塾读过四书五经,不肯用功,常受父亲 之严厉教训。学习八股文章,参加清朝科举考试,1898年 进了学,为秀才,时年仅14岁。15岁时曾到我村来拜过客 ,因此有人误认他是15岁进学。这是邵飘萍在幼年读书的 情况。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邵人浙江高等学堂。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以优等毕业。1908年至 1910年任金华府中学堂历史、国文教员。1911年邵在杭州 与杭辛斋一起办《汉民日报》。1912年邵遭逮捕三次,下 狱9月,《汉民日报》被当时袁世凯政府封闭。1913年邵为 避袁世凯通缉,流亡日本,即在日本读书。所入学校众说 不一。《紫溪草谱》说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另据周天鹏 听邵钦樾、吴义陶等说是振武学堂,又据潘公弼说是法政 学校。但有可能是他所进学校,先后不同。他住过的地方 ,据了解有如下两处:(一)日本福田公寓,此处离早稻 田大学甚近。(二)日本大阪海泉寺。 二 邵在日读书时,组织东京通讯社,为京津汉沪著名报 纸司东京通讯。1915年冬(民国四年乙卯),邵受沪友电 召回国,为上海《时事新报》《时报》《申报》主笔。 1916年6月(民国五年丙辰)袁世凯败死,邵飘萍继黄远庸 北上,为《申报》驻京特派员。稍后,创新闻编译社(为 国人首创之通讯社)。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10月5日创 设《京报》。此时并在北京大学、法政大学、平民大学任 教,讲授新闻学。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夏,因抨击安 福系内阁,《京报》被封,邵乔装逃沪。1919年(民国八 年己未)2月受《朝日新闻》之聘,为《朝日新闻》顾问, 此时邵再度前往日本。1919年直皖战后,安福系瓦解,《 京报》复刊,邵辞去《朝日新闻》职务归国。 邵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1922年9月)、《新闻学 总论》(1923年6月)、《新俄国之研究》(在《朝日新闻 》时代)、《各国社会主义思潮》等书。此外,他还写了 很多通讯、社论,他的著作是十分丰富的。 他在《实际应用新闻学》内提倡新闻记者广交朋友。 上至官僚政客,下至贩夫走卒以及听差老妈子等,都要交 际,谓对探索新闻有很大帮助。 他探听新闻,具有机警灵敏的特性。记得在北京北洋 军阀政府时期,有一次,他乘脚踏车潜入国务院会议室隔 壁,窃听国务会议的秘密消息,当夜暗中乘脚踏车出来。 第二天,别的报纸都没有这项新闻,只有《京报》上对这 项消息全部刊登出来。当时这些军阀政府的官僚,都感到 异常惊奇。他反对当时军阀政府的首要人物,如讽刺浙江 省都督朱瑞谄奉袁世凯等为猪(朱猪谐音)、猿(指袁世 凯);讽刺浙江省巡按使屈映光文字不通,说他只认识像 方箩大的几个字,没有几个稻闸(即稻桶)可装。并说他 写一个“打扫天井”的条子,竟误写为“打扫天下”。讽 刺袁世凯是猴子,段祺瑞狗屁不通。段祺瑞曾以执政府执 政名义,召开善后会议,他称之为“恶后会议”。“三一 八”惨案时,反段更为激烈。又骂张作霖为众叛亲离的奉 民公敌,骂吴佩孚除通电以外一无所成。据说:当时吴佩 孚案头上写有“邵飘萍”三字,目之为眼中钉。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