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25
折扣购买: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ISBN: 9787554601259
诸琳,女,汉族。北京某小学一线教师,善于与孩子和家长沟通,拥有多年的一线教育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方法。曾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其撰写的教育论文多次发表于教育期刊,并屡获教育奖项。 高超,男,满族。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咨询师,熟悉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当过教师,做过媒体,曾策划出版三十余种图书,现为北京某校特聘顾问,职业撰稿人。 出版图书有《哈佛家教》《哈佛家训》《从小培养清华男孩的23堂课》《责任与忠诚(白金版)》等。
第3招 说话要算数 孩子向妈妈提了一个请求:“我想去动物园玩。 ” 妈妈随口说:“好的,周六带你去。” 周六到了,孩子特别兴奋,可是妈妈早就将答应 过的事忘到了脑后。 孩子说:“我要去动物园,你答应的!” 妈妈看着凌乱的家和一大堆未洗的衣服,不想去 。于是,她对孩子讲了 许多不能去的理由,可是孩子不干,流着眼泪,非去 不可。妈妈生气了,批 评孩子“不讲道理”。孩子无奈,在得到妈妈下次带 他去动物园的承诺后,只 好嘟着小嘴,做出了让步。 孩子的力量有限,终究拗不过大人,所以让孩子 做出让步总是容易的。 不过,当孩子被迫屈服时,他也在头脑中留下了一个 印象:在一定情况下, 说过的话可以不兑现。 虽然一次行为还不至于让孩子养成说话不算数的 毛病,但是父母通常的 习惯是:依形势办事,有时对孩子守信,有时借故不 兑现自己的承诺。孩子 耳濡目染,渐渐变得跟父母一样,有时说一句算一句 ,有时不过是随口敷衍, 诚信指数不高。 两千多年前,孔子讲了一句箴言:“人无信不立 。”这不是道德说教,而 是孔子观察万千现象得出的一个结论:一个说话不算 数的人,难以赢得他人 的信赖,谁敢将重要的岗位和重要的事务交托给他呢 ?一个不被赋予重任的 人,不过是可用可弃的工具型人才,怎么能够在事业 上站住脚跟呢?怎么可 能在人群中成为一个不倒的“招牌”呢? 聪明的父母深知诚信对孩子的价值,将诚信教育 贯穿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 有一位父亲,决定拆掉农场的一个旧亭子。儿子 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向父 亲请求:“爸爸,等我放假回来再拆亭子可以吗?我 想看到拆亭子的全过程。” 父亲答应了。 不过,父亲有自己的工作计划,他等不到儿子放 假,就让工人将亭子拆了。 儿子回来后,发现旧亭子不见了,大为失望,他 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 “爸爸,你对我撒谎了。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 我回来再拆。” 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兑现自己的 诺言。” 于是,父亲召集工人,让他们在拆掉旧亭子的地 方再造一座新亭子。他 把儿子叫来,然后对工人们说:“现在,请你们把它 拆掉。” 这件事在儿子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憾,日后,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 都将“绝对守信”作为信条。许多年后,他成为墨西 哥总统,当他谈到这件 事时,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愿意像我父亲 对我一样对待这个国家, 对待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 说话算数并不容易,有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是人们在形势不利 时选择自食其言的原因。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意味 着鼓励他勇于面对损失, 所以,在教育孩子说话算数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 慎重对待别人的请求, 不要轻易许诺。一般来说,父母们需要把握以下两个 要点: 慎重对待孩子的请求,不要轻易许诺 妈妈晚上去探视一个病人,儿子吵着要去。妈妈 认为医院不是适合孩子 去的地方,就哄他说:“你乖乖在家里玩,妈妈回来 买玩具汽车给你。” 妈妈一开始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且医院附 近没有玩具店,所以她 没买玩具汽车。回家后才发现,儿子正在等她答应的 玩具汽车呢!儿子一看 妈妈两手空空,马上就大哭起来。 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六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体 会父母的艰难,经常提 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以哭闹、不吃饭等手段相 要挟。父母为了哄孩子 高兴,为了摆脱一时的麻烦,往往随口敷衍孩子,转 眼就忘了许下的诺言, 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问题的做法。 父母并不需要答应孩子的每一个请求,对孩子的 哭闹也不必大惊小怪。 对孩子的要求,需要冷静加以甄别,该答应时答应, 不该答应时就果断拒绝, 但要讲清楚道理,态度温和而坚决。一旦答应了,不 论情况如何不利,都要 如实兑现。 不要让孩子承诺无力承担或不愿做的事 妈妈为了让三岁的孩子学会做自己的事,鼓励说 :“宝宝自己穿衣服,好 不好?” 孩子跃跃欲试:“好!” 但孩子还没有学会穿衣服的技巧,力量也不够, 妈妈想去帮他,他却推 开妈妈的手说“不要”。最后弄了半天,眼看孩子冻 得打喷嚏了,妈妈无奈, 不管孩子乐不乐意,赶紧替他将衣服穿好了。 让孩子作出难以兑现的承诺,等于让孩子平白无 故地经受了一次挫折。 类似的挫折多了,不仅损害孩子说话守信的积极性, 还会挫伤其自信心,认 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不能确定孩子能否办到 时,可以换一种语气,例 如:“你试试看,自己穿衣服,很好玩哦!”当孩子 做不了时,再出手帮忙, 孩子就不会有挫败感。 对孩子能做好的事,鼓励他作出承诺,并监督执 行,有利于培养孩子说 话算数的习惯。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