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

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
作者: 编者:黄力民
出版社: 中国言实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
ISBN: 9787517128380

作者简介

黄力民,中国计量大学教授。在《文汇报》《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论坛》《中国图书评论》《二十一世纪》《军事历史》《军事史林》《当代海军》《抗日战争研究》《军事历史研究》《南方周末》等发表历史、军事论文数十种,出版专著《日本帝国陆海军档案》。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浩瀚大洋岛屿战 岛屿战主线 1907 年,日本首次出台《帝国国防方针》,至七七事变前有三次修改,陆海军据此拟定年度作战计划,大致上日本陆军垂涎东亚大陆,日本海军则紧盯南洋,遂有“南进”“北进”之长期争论。1940 年始,日本内阁、军部逐渐趋向“南进”,因而有1941 年4 月的《苏日中立条约》。不料1941 年6 月22 日,德国进攻苏联,日本人又觉得“北进”有利,7 月2 日,大本营、政府御前会议决定秘密准备对苏作战与进入南部印度支那并行,在德苏战争对日本有利时以武力解决北方问题,形成“南北作战准备态势”:7 月7 日,批准“关东军特别演习”,21 日签订日法协议,日军进入南部印度支那。后者极大地刺激了国际社会,7 月24 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对日石油禁运,英国、荷兰随后跟进,日本将面临“断炊”。7 月底,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进攻受阻,德苏战争看来不可能短期结束。8 月9 日,日本陆军中央首次动摇“北进”决心,《帝国陆军作战纲要》决定对苏联只实行戒备,战争准备转向南方,太平洋岛屿作战遂成为日本扩张战争主线。这一年12 月7 日23:30(东京时间8 日1:30,夏威夷时间7 日6:30), 太平洋战争第一枪在马来半岛东岸打响(1 小时19 分钟后才是南云忠一航母舰队袭击珍珠港),日本海军第3 水雷战队川内号轻巡洋舰的140 毫米主炮轰击第9 英印师防御阵地,陆军第18 师团5300 人在风浪中登陆哥打巴鲁,这是日军攻占新加坡岛的前奏。太平洋有足够大的岛屿舞台,史上最宏大的岛屿战自这一刻起密集上演。 侵华战争前期,日军为封锁中国海外通道,全面攻占中国沿海港口与岛屿, 包括金门岛(1937.10)、南澳岛(1938.6)、海南岛(1939.2)、岱山岛(1939.5)、舟山岛(1939.6)等。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日军成功登陆马来半岛、新加坡岛、香港岛、关岛、威克岛、吕宋岛、棉兰老岛、新不列颠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 爪哇岛等,日军的前锋已经前出东京4000 公里开外。为了遏制日军侵略势头,进而彻底摧毁日本战争机器,盟军必须从岛屿做起。1942 年8 月7 日,美军在瓜达卡纳尔岛、图拉吉岛发起首次两栖登陆作战。如果没有原子弹,太平洋战争也将以岛屿战落幕——盟军预定在1945 年11 月发起登陆日本九州岛。 岛屿战发生地从人口稠密的大岛如吕宋岛、冲绳岛,到人迹罕至的几平方公里小岛,双方不仅投入大量兵员,还要出动数万至数十万吨位舰艇、成百上千架飞机,海空战的规模与影响可能超过地面战,陆海空一体战在太平洋岛屿舞台淋漓尽致地发挥。 图1-1 太平洋战争盟军登陆图(1942 年8 月—1945 年8 月) 所谓“跳岛战术” 日军占领了大量岛屿,美军并没有一一登陆交战,日军若错估美军动向,结果可能是无人问津而困守孤岛。1943 年日本海军第44 警备队、第216 设营队与陆军南洋第5 支队、第7 派遣队6400 多人相继进驻中太平洋Mereyon(今沃莱艾)环礁。Mereyon 在关岛以南700 公里,东西距特鲁克群岛、帕劳群岛近1000 公里,陆地面积仅4.5 平方公里,美军根本没有将其列入登陆目标,只有不定期空中打击。1945 年5 月起岛上外部供应完全中断,至终战时日军因饥饿、疾病、自杀、内斗死去75%。 不知何时始流传一个说法,称美军在太平洋实行“跳岛战术”,特别指美军在外南洋进行多次作战后最终却放过了日军屯兵重镇拉包尔,是谓“跳岛”。关于“跳岛战术”提出者又有多种说法:如哈尔西、麦克阿瑟、马歇尔等。1942 年7 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确有夺取拉包尔计划,1943 年初瓜岛争夺战、巴布亚半岛作战刚结束,是否需要进攻拉包尔就开始有争论了。麦克阿瑟传记称巴布亚作战结束后麦克阿瑟有攻占拉包尔的计划,专门派参谋长萨瑟兰、航空司令肯尼赴华盛顿游说。参谋长联席会议于3月29 日对原计划修正,规定南太平洋战区沿所罗门群岛直指拉包尔以东、西南太平洋战区沿休恩半岛与新不列颠岛向东,形成对拉包尔的钳形攻势,8 月以后最终决定不攻打拉包尔。 所谓“跳岛战术”其实只是一个传说,既然大陆作战都不必逐地攻占,岛屿作战更应如此。岛屿分布本身就有间断、跳跃的特点,海空打击与封锁也能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跳岛战术当然是不二选择。盟军最终目标是跳到日本列岛, 而不是消灭每个岛屿上的日军,在太平洋如此广阔的范围作战,玄机只在于如何跳。一次跳多远呢?跳得太远,前进基地无力支援。相隔近的岛也并非一定可以跳过去,例如塞班岛、提尼安岛相隔5 公里,如果跳过一个岛那么占领的岛会不得安宁。美军占领冲绳岛后,仍然不能直达本州岛,而是要先攻打南九州,而攻打南九州计划又规定先占领九州以南的种子岛和西南端甑岛列岛以建立机场。 岛屿的大小,从几十万到几平方公里。相邻岛屿间的距离近到几公里,远的如南鸟岛西距父岛1267 公里、东南距威克岛1415 公里、西南距马里亚纳群岛北端Farallon de Pajaros 岛1021 公里,怎么衡量“跳岛”? 日军也有“跳岛战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考虑进攻澳洲大陆(曾经列为日本的战略终点),因陆海军意见分歧而搁置,改为执行切断美澳海上联系的方案, 首先攻占巴布亚半岛莫尔兹比。如果日军进展顺利,还会指向什么目标呢? FS 作战计划已经启动,日本的目标至少是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 “逐岛战术”不一定就是错的,麦克阿瑟竭力主张并实施的解放全菲律宾就是逐岛作战,有违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令,麦克阿瑟的理由是政治上美国必须对菲律宾负责。哈尔西指挥的南太平洋部队在瓜岛争夺战之后的目标就是紧邻的新乔治亚岛,也并非“跳岛”。 美国有严格的决策机制,无论前线将领有什么看法,攻打哪个岛屿必须符合最高当局确定的战略方向,并由参谋人员评估所需人力、物质资源与地理因素, 最终结论都是以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下达,同时拨付资源。 日本“绝对国防圈”的岛屿,甚至冲绳岛的设防都很迟。拉包尔在战前就是新不列颠岛首府与聚居点,日军经营时间最长,日军占据所有岛屿中真正的坚固设防,这是第8 方面军司令今村均的杰出策略所致,美军不打拉包尔是对的。 美国领地阿图岛、关岛被日军侵占,理当夺回。同样情况的威克岛却没有考虑,曾经有人提出攻占威克岛以便航拍侦察马绍尔群岛。第5 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威克岛交通不便,缺乏可利用的停泊地,没有作基地的价值。 《太平洋岛屿战》是一部全面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岛屿战的史诗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