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说老子:让孩子爱上《道德经》
作者简介
雪漠 原名陈开红。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荣获“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敦煌文艺奖”。 代表作有《野狐岭》《大漠祭》《一个人的西部》等。迄今为止,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等20多种外文语言,译本40多个。
内容简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道”是什么;在这一章里,老子又给自己悟到的“道”做了解说。这些话看似在论道,但在呈现老子不同凡响的境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老人家的慈悲。 那么,老子悟到的“道”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特性呢? 老子说,道虽是虚的,但它却有着无穷的活性。它广大无边,用之不尽,深不可测,就好像是世界的源头。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它又显得极为低调,既没有那种张牙舞爪的锐气,又解除了一切纷繁杂乱,显得简单而质朴;它将自己的光芒随缘隐遁,深藏于世俗之间,让人无法分辨,也深藏于一切事物的背后,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它是谁创造出来的,好像上帝还没出现,它就已经存在了。 你们都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吧?盘古因为不愿意生活在一片黑暗当中,便用一把斧子劈开了天地,后来,他的身体化成了世界万物。听了这个传说,你是不是觉得是盘古创造了万物呢? 其实,真正创造这一切的,不是盘古,也不是哪个神灵,而是“道”。 老子认为,“道”先于宇宙而存在,虽然人们常常会忽略它,但它永远存在,不生不灭。不过,只有你注意到它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它;如果你不注意它,虽然它依然存在着,但你发现不了它,在你的世界里,它也就不存在了。比如,你家楼下的花坛里有一株月季花,虽然它开得很美,但你从来没有看见过它,这样,对你来说,这朵花就不存在。但也仅仅是对你而言,因为它对世界而言,是存在的。 1.道冲显万相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古时候有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叫曹冲,这个“冲”字,在老子那个时代,据说和酒盅的“盅” 是同一个字。在很多人的名字中,这个字常常出现。比如,我曾经看过一部武侠小说,里面有个道长叫冲虚,还有金庸的《笑傲 江湖》里,有个令狐冲。那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用这个字呢? 原来,“冲”人叫不仅是一种境界的呈现,还有另外一种深意。在这里,我认为它在包含了“虚”的基础上,多了一种妙用。什么妙用呢?一种无穷的活性,也就是无穷的可能性。 你观察过天空吗?有时候它晴空万里,有时候又会布满乌云, 还有的时候,会飘过缕缕白云。天空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因为云 的流动性,它每天都不一样,每一时刻也不一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所以是“用之或不盈”。也就是说,道可以用,但永远 也不会穷尽,永远也用不完。它不像我们喝的酒,再多的酒,喝一段时间也就没了;也不像其他东西,数量再多,也有极限,过了那个极限就用没了。道却是永无止境的,它就像虚空,虚空无尽,道也无尽。当你观察它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深不可测,充满了变数。就像那天空,刚才还是碧空万里,现在却乌云滚滚;过一会儿,乌云散去,太阳又出来了;随着太阳的出现,还飘来一些白云, 那些云朵看上去既像一朵一朵的花,又像一个又一个的小动物。你会觉得道简直太神奇也太伟大了,它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但它比自己的妈妈更“慈悲”,因为它生出了万物,却又从不约束它们;不像自己的妈妈,总是会对你提出这样那样的希望和要求。是不是呢? 接下来,老子又说了修道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人得道后的境界呈现:把一些锐气、棱角都磨掉,显得非常普通,也非常简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非常有分寸,从来不去干预什么。“道”之体性就像一位仁慈的母亲一样,从来不会勉强孩子们按照其意志生长;会尊重一切,让一切都顺其自然,象日月之光,能与自然之光相互融化和合,又极其微小,能与尘埃相聚,合乎大同。 前段时间,我跟一位科学家谈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说到细胞时,告诉我,每个细胞里都有无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像一个有着多种职能、机构健全的部队一样,有条不紊地承担着各自相应的职责,有些输送营养,有些增强免疫力。我问他,是谁让它们这么做的?他说不知道。我再问他,这些细胞的原动力是哪里来的?他也说不知道。其实,按照老子所说,让这些细胞这么有序地存在的,就是道,它们的原动力也是道。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也不知道谁创造了它,好像上帝还没出现,它就已经存在了。孩子们,你们想想,老子是怎么说出这种话的呢?其实, 他是在描述悟道之后,自己体会到的那种境界。这里所有的文字,都是他的境界呈现。他在极力地告诉尹喜,道是什么样子。那么,你们明白了吗? 2.和光同尘 孩子们,我们做个假设好吗?假如你到一个地方去,那里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上来就说个不停,显得他很博学、很厉害;而另一个人却坐在那里不声不响,什么也不说,那你觉得谁更厉害? 我想,有人会说,第一个人更厉害,你看他知道得那么多,滔滔不绝,简直是百科全书啊。其实,事实不一定是这样。一个人水平怎么样,他一说话,可能全暴露了;而不声不响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的水平到底有多高,这样,反而会神秘莫测。所以,我们看一个事物时,一定不要被它的表象给欺骗了。要知道,老子在这里虽然是在说修道时要“挫其锐”,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挫其锐”的人,不要动不动就锋芒毕露,觉得自己了不起,更不要咄咄逼人。 所以,孩子们,你们要像水一样,低调、谦卑,不要锋芒毕露,凡事不要太抢风头,做好自己就行了。年轻时,我不懂这些。我总是跟别人辩论,在分析一些问题时,也总是会想把对方比下去。这样的结果就是,最后没有人愿意和我说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明白一切都是一场游戏,有人需要我陪他玩,那么,我就好好陪他玩、陪他聊;不需要,我就安住在自己的世界里,专心做我自己的事。我不会因为朋友来了,就忘了自己该干什么,也不会因为朋友离开而念念不忘。我抓的永远都是“当下”。因为世间万物终究会消散的,该来的还是会来,该散的终究会散。有生必有死,一切都在变化。真正的聪明人把握变化,珍惜变化,安住在每一个当下,这就是“解其纷”。不聪明的人期望得到某种东西,但你越是期望,就越是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期望是一种贪心、功利心。所以,“解其纷”不仅仅是道的表述,也是修道的方法。 做到“解其纷”后,接下来就是“和光同尘”。“和光同尘”不是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是被动地身不由己,而“和光同尘”是积极地融入。“和光同尘”的人,即使他匿于市井之中,也有一颗独立和宁静的心。 ◆故事化解读。对原文的解释并非生硬的逐字逐句翻译,而是用娓娓道来的形式,引导孩子从故事中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及暗含的哲理。 ◆对生僻、疑难、重点的字、词在文中进行注音注释,扫除阅读障碍,为诵读、熟记及理解内容夯实基础。 ◆内文壮美实景图+四色印刷,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感受天地辽阔,提升精神境界。 ◆将《道德经》中蕴藏的哲学智慧与现实生活联结,让孩子和家长从中汲取智慧并能学以致用,辅助亲子阅读和家庭教育。 ◆雪漠老师对《道德经》的阐释在深入解读老子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重打通传统儒释道文化的一些关窍,同时不滞于章句字词的释文解疑,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本书也是雪漠老师第一次站在青少年的视角解读《道德经》。 ◆当今的青少年面临诸多道德、素质、心理问题,用传统国学,特别是用老子的《道德经》来教育青少年是一种崭新的方法,使青少年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书不仅弘扬国学经典,还饱含作者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切关心,兼具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及优秀品格形成有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