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大师手冢治虫

动漫大师手冢治虫
作者: 杨晓林
出版社: 上海人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动漫大师手冢治虫
ISBN: 9787532283880

作者简介

杨晓林,陕西宝鸡人,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执行所长,上海影视戏剧研究会副会长,挂职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副局长。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编剧、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作协会员,长影集团《电影文学》杂志“动漫研究”论坛主持人。主持完成 人文社科项目“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动画大师宫崎骏研究”等课题四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艺术科学课题“中国西部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项。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学术论坛》、《小说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 编剧和担任剧本改编已播出和公映的影视剧有:45集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直道》、电影《先驱者》(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15部重点献礼片)、电影《生命诺言》。另有电影剧本《守护灵魂》等四部在运作中。 出版专著和教材14本。其中专著五本:《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获上海市学术出版基金)、《动画大师宫崎骏》(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与动画研究》、《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动漫大师手冢治虫》;主编九本:《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影视鉴赏》、《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世界电视动画名片分析》、《当代热播电视剧读解》、《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读》(上中下三卷本)。合著一本:《中国电影精品读解》。参与译著《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内容简介

二、少年:被“解剖游戏”·做战时劳动员·看 《桃太郎·海上神兵》(1941—1945) 1941年:进入北野中学被“解剖游戏” 这年,13岁的手冢进入北野中学并 加入美术部,画了无数的漫画习作(图 12)。 12月8日拂晓,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同美英进入战争状态。上了初中后, 父亲就受到征召去了部队,成了陆军的 会计少尉。最初去了中国,后来又转到 朝鲜,再后来就失去了踪迹。 上了中学之后,手冢受“强人”欺负 的情况更加变本加厉。有一种比较恶劣的 做法叫做“解剖游戏”,有十个左右的人 一起拥上来,把手冢从衬衫到内裤全部脱 光后赶到走廊上。“解剖游戏”发生在课 间时,衣服被藏了起来,手冢只好赤裸裸 地站着,直到上课老师来了。在这伙“强人” 中有个领头的,在班里成绩比较好,属于 精英人物,对手冢的所有言行举止都加以嘲笑,这让 天性敏感的手冢尤为气恼。因为在 手冢看来,要比成绩,他无论怎么努力也是比不上的 。手冢每次回家后,总是向母亲哭诉, 扳着指头数当天被弄哭的次数,而母亲总是教育手冢 “要忍住”。这让手冢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不管对方说什么,不管受到什么对待,他都努 力咽下一切,脸上—个劲地露出微笑。 这种“手冢式的微笑”我们可以从手冢遗存下来的半 身照和视频中看到。 手冢自认为生来继承了父亲的血脉,脾气很是暴 躁,动不动就发火,当了漫画 家后,在工作上遇到了无数的气愤事,但每次都能抑 制住火气,这或许是母亲教给 的忍耐在起作用。 由于家中有很多漫画书,加之自己也画漫画,手 冢在班上逐渐变得小有名气,每 到星期天就会有很多同学到手冢家看漫画。托漫画的 福,在学校欺负手冢的人越来越 少了,朋友也变多了。家里有了200多本漫画书时, 手冢在班级里就开始有“地位”了, 那些“强人”也禁不住漫画的吸引,主动与手冢和解 了。手冢过生日时,包括“强人” 在内的20多名同学来家里祝贺。母亲热情招待,弟妹 参加,父亲为大家照相,一群人 闹得天翻地覆。没想到,漫画能助人摆脱厄运,对手 冢而言,漫画简直就是神明! 这样的往事后来被手冢在作品《三眼神童》中予 以表现,写乐宝介受鬼瞳欺负 的情节大约就是如此,而写乐撕掉胶布后把鬼瞳等做 成面条就是一种想象性的报复。 在1973年的漫画《教父之子》中表现了这种“解剖游 戏”。后来因为“教父之子” 明石喜欢漫画,就和手冢交上了朋友,还教手冢练长 跑,最终在菲律宾被炸死时身 上还带着手冢给他画的他喜欢的女生久美子的漫画。 除了家有漫画书的自豪,手冢还说绘画已成为他 “在学校生活中的有力武器”。 上初中时,正值战争期间,学校每天进行军事训练, 美术课自然不受重视。但美术 老师冈岛先生热心美术教育,语重心长地告诉手冢, 不论生活有什么变故,都不要 放弃绘画。初三时,手冢绘制的《昆虫的世界》第一 号完成,杂志中画有漫画,出 现了胡子爷爷和乙炔灯的形象。 1942年:看《铁扇公主》,立志漫画创作 14岁的手冢治虫观看了由中国动画名家万古蟾等 制作的《铁扇公主》,该片轰 动日本及东南亚。据手冢后来的回忆,正是由于这部 动画片的极大震撼,才使他日 后走上了漫画创作的道路。 据手冢的妹妹美奈子回忆,战争期间手冢画的漫 画,美国人和英国人形象都不 佳,其中也有揭发间谍等场景。有一本厚厚的漫画借 给朋友,但在空袭中被烧毁了。 那是日本的漫画人物(阿福、荒熊、乐天的爸爸、轰 老师等)与美国的漫画人物(米 老鼠、大力水手波派、布鲁托等)进行战争的漫画, 最后是日本方获胜,万万岁的故事。 而留下来的未完成作品《直到胜利那一天))就是那本 漫画的续作。尽管手冢在战后 强烈反对战争,但在战时,他依旧是个军国少年。 1944年:做军需工厂劳动员·办“厕所漫画展” 手冢16岁,被派入军需工厂担任劳动员。初中四 年级时,手冢治虫在淀川边上 的大石棉工厂工作,他孜孜不倦地画长篇漫画,完成 后不能传阅,因为如果让工厂 的指导员或老师看到的话,也许会揍个半死。因为战 争越来越紧张,当时的气氛已 不允许进行类似画漫画、传阅漫画之类的娱乐活动。 同班同学建议把漫画贴到干部 和老师不去的职工厕所,结果大受欢迎,通过这种方 式,手冢连续不断地办了很长 时间的“厕所漫画展”。 1945年:进大阪大学学医·遇空袭·街上挨打· 看《桃太郎·海上神兵》·应聘被拒 3月28日,四年级的手冢和他的同学同五年级的 同学一起,从北野中学毕业了, 17岁的手冢进入了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科部学习(图 13)。 在战争期间,手冢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漫画家,当 时的志愿是当军医。一是因为军 医待遇好,可以不直接参战;二是祖父手冢良仙在明 治时期是军医,手冢认为自己有 医生血统,发誓要成为祖父那样的医生; 三是双手曾因感染到细菌差点坏死,后来 被奇迹般地治愈,因此对医生充满感激, 而父母也希望他学医。但在考上军医学校 前,战争结束了,军医不再需要了,学校 也关闭了,只好上了大阪大学。 尽管在大学时认真学医,但是手冢 对于绘画的喜爱丝毫不减。手冢从没有 进行过绘画的专业学习,只是从早到晚凭 着自己的喜欢画着漫画。上课时,手冢常 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为的是躲开老 师的视线作画。有一天不小心弄翻了墨水 瓶,墨汁从教室后面的阶梯一直流到下面, 上课画漫画的事终于曝光。(图14) 学校里还有军事训练课,教官经常用 木怆把学生刺翻在地,手冢也吃了不少苦头。 当时美国的.B29轰炸机的大型编队, 开始对日本的大都市进行夜间空袭。手 冢一个接一个地为在工厂劳动的伙伴画 肖像漫画,怕万一死于空袭会有个留念。 到了6月,大阪受到了B29的空袭, 300架、400架飞机的庞大编队不分昼夜 地扔下燃烧弹,大阪的繁华街道变成了 一片废墟,路上到处是被烧焦的尸体。 有次手冢在工厂的望塔上,突遇燃烧 弹空袭,他跑下楼梯,周边的同伴、工 作人员全都死了。他跑到淀川堤坝上, 这里尸体堆积成山,牧场的牛全成了焦 炭,黑烟从尸体中升腾,空气中弥漫着 牛排般的腥臭味。淀川大桥遭到直击弹 的轰炸,桥下避难的人也无一幸免。燃 烧弹从云层落下时大阪神户方向暗黑的 云层下红光闪闪,手冢感到极为恐惧, 怀疑这是地狱或梦中的情境。由于电车 停运,手冢不得不步行30公里赶回丰中。 一路上从熊熊燃烧的火海中跑出的人们不断加入逃难 的人群,他们的衣服大都被火 熏黑了。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