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8.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伊索寓言(无障碍美绘导读版)/语文分级阅读丛书
ISBN: 9787550216907
伊索(约公元前620—前560年),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曾为奴隶,后因智慧聪颖而被解除奴籍,获得自由。曾四处游历讲述寓言故事,很是有名。最后死于特耳非。留下的数百篇寓言名作,经后人整理结集成《伊索寓言》,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其中《龟兔赛跑》等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还被一些国家编选入学生课本。这部伟大的寓言作品集是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对后世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太婆和酒瓶 一个老太婆找到一个不久前曾装过最好陈酒的空 酒瓶。这酒 瓶仍带着浓浓的酒香,她多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 断摇晃,贪 婪地吮吸酒香,并说:“啊,多么甜美!装过酒的空 瓶都留下这 样甘美难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么美味芳香。” 这是说美好的事物留下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永远 难以忘记。 月亮和她妈妈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 说:“我怎 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 又是满月; 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这是说,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 狐狸和樵夫 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恰巧遇见了一个 樵夫,便 请求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 一会儿,许 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 声说不知 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 们相信了他 的话,并没留意他的手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 便从小屋出 来,什么都没说就走。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 一命,一点 谢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 语言是一致 的,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而行为上却 作恶的人。 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 遇到一头 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 起来,而另 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 紧地屏住呼 吸,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 前,用鼻子 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 ,问熊在他 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熊告诉我, 今后千万注 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这故事说明,不能共患难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烧炭人与漂布人 烧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经营,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 迁到他的 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 解释说这 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 :“也许 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 的,都将 被你弄黑。” 这故事说明,不同类的人难相处。 树和斧子 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头做斧子 柄。树答应 了他的请求,给他一根小树枝。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 子柄,完好 地装在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他很快就 砍倒了森林中 最贵重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倒, 无能为力,他对身旁 的柏树说:“我们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如果我们不 给他那根小树枝,他 就无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 这是说不能帮助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对象,哪怕是 一个小小的帮助。 恋爱的狮子与农夫 狮子爱上了农夫的女儿,向她求婚。农夫不忍将 女儿许配给野兽,但 又惧怕狮子,一时无法拒绝,于是他急中生智,心生 一计。狮子再次来请 求农夫时,他便说,他认为狮子娶自己的女儿很适合 ,但狮子必须先拔去 牙齿,剁掉爪子,否则不能把女儿嫁给他,因为姑娘 惧怕这些东西。狮子 色令智昏,轻率地接受了农夫的要求。从此,那农夫 就瞧不起狮子,毫不 惧怕它。狮子再来时,农夫就用棍子打它,把它绑起 来。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抛弃自 己特有的长处,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原来恐惧他们的 人击败了。 瞎子和小野兽 一个瞎子精于用手触摸各种动物,什么动物只要 他一摸,便能分辨出 来。有个人带来一条小狼,请他摸一摸,说出是什么 东西。他摸了摸这个 小野兽后说:“这是一条狐狸,还是一条狼,我不大 清楚。不过有一点我 却十分明白,让这种动物进羊栏总是不安全的。” 这故事是说恶劣的习性在年少时便可得知。 大力神和车夫 一名车夫赶着货车沿着乡间小路行进。途中车轮 陷人了很深 的车辙中,再也无法前进。这时,愚蠢的车夫吓得茫 然失措,一筹 莫展,痴呆呆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货车,不断地高声 喊叫,求大力 神来助他一把。大力神来到后,对他说:“朋友,用 你的肩膀扛起 车轮,再抽打拉车的马。你自己不自力更生,尽力解 决,仅靠祈求 我,怎么行呢?” 这是说自力更生,自助自立是克服困难的最好办 法。 渔夫与小梭鱼 渔夫把网撒到海里,捕到了一条小梭鱼。那可怜 的小鱼求渔 夫把它放了,说他还太小了。他又许愿说:“待我长 大后,再捉住 我,将对你更有好处。”渔夫说:“现在我若放弃手 中的小利,而 去追求那希望渺茫的大利,那我岂不成了傻子么?” 这故事说明,愚蠢的人才会放弃已到手的小利, 而去追求那种虚无的大利。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