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药与鲸(精)/陈舜臣随笔集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年”这个字,在中国古字书《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是“谷熟”。农耕活动的特点是一年收割一次,所以农民 们把两次收获间隔的时长称为一年。 “岁”的本义是木星,但据说也是古代的一种祭祀。 这种祭祀每年一次,因而后来变成了“年”的近义词。 不管你是谁,一年都是那么长,但是有人觉得一年很 长,有人觉得一年很短。 “江村日月老来长”,这是夏目漱石创作的一句汉诗 。这首诗作于大正五年(1916)八月十四日,他在当年的十 二月九日就去世了,所以该诗可谓是他老人家晚年中的晚 年作品。那一年,大文豪四十九岁。 拿出一张一千日元的纸币反复地瞧,这个人怎么看也 不像四十九岁。 诗句的意思很简单,随着人变老,江边村子里的日子 感觉越来越长了。 虽说也确实是久经大病身体虚弱,但四十九岁的人居 然会感叹自己已老,至少以现在的标准怎么看都很奇怪。 不过,在那个平均寿命较短的年代,五十岁就觉得自己老 了,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西乡隆盛四十岁时成功发动倒幕运动,人称“南洲翁 ”。也是因为有日本能剧中的“翁面”形象的关系,翁总 给人一种很老的感觉,不过据说,其实翁本来指的是从一 线上退下来的人。在没有雇佣制度的时代,为了给年轻人 让出位置,上了年纪的人不得不退休。退休后的老翁们, 由于没有工作可做而感到无聊,于是发出了“老来日月长 ”的感叹。 不过,我观察我周围的人,更多的人老了以后非但未 感到无聊,反而工作越来越多,动辄便说“忙死了,忙死 了”。 之前有一次坐新干线,车到名古屋时,江上波夫老师 上车了。老师只带了一个包袱,轻装出行。我问他: “ 您要去哪里?”他回答“去大阪”。那时读卖新闻社正在筹 办一起“三川之源”策划,八十五岁高龄的江上老师参与 其中,亲赴蒙古进行调查。“这次要去叙利亚。”老师那 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神态给我很大触动。我也忝居企划 委员的末席,总有一天也得去蒙古,说实话,心里一直有 点惴惴然,但看到江上老师,我顿时觉得自己不可以有畏 难情绪,从而好好自我反省了一番。 对于在公司里或学校里奋斗多年之后退休的能人们而 言,“老来日月短”往往反而是常态。毕竟这些人没有了 固定收入,所以基本上只要有活干就来者不拒。而所谓能 者多劳,总是有活找上他们,结果反而容易进入过劳状态 。这些人在哀叹着“忙死了”的时候,总不忘加上一句“ 忙并快乐着”。 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工作,娱乐休闲活动也是丰富 多彩,很多人都在为退休以后的游玩活动定着计划,这个 也想玩,那个也想试,什么都想体验一把,日程表都排不 开了,之后又不得不忍痛割爱——“这个就算了吧。这个 等以后再说……” 发出“日月长”之叹的夏目漱石,当时还正在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