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石化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8.20
折扣购买: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
ISBN: 9787511474872
刘晓艳,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吉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刘晓艳教授多年从事土壤-地下水污染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土壤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与绿色发展》、《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环境工程创新技术》及《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等课程,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及三等奖1项,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及完成科技项目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及二等奖5项,在污染环境治理和修复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科技专著及专业教材5部,发表教研论文10篇。张新颖,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出站后,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的修复和环境材料的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骨干参加国家重点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承担《土壤污染与防治》、《物理性污染控制》和《环境材料学》等多门本科生课程。陈学萍,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转专业博士毕业,在复旦大学生命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起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生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负责主持与参与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 土壤沉积物碳氮铁硫等元素的转化过程与耦合机制,甲烷产生代谢的微生物学机制;承担《土壤污染与控制》、《环境监测》等专业主干课程教学。
本教材面向国家绿色和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可满足环境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土壤-地下水污染与防控的专业知识及新技术的需求。通过本教材专业知识学习, 使学生真正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认识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性,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问题,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和实时监控网络、预警系统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准确及时地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