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洋眼看中国)(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首访北京 从北京归来,我一直在想,北京城真是我见过的最奇 妙的地方。 天津再次映人眼帘时,新修的铁路和火车头显得尤为 醒目。同欧洲相比,这铁路和火车头都太古老了,让人有 种穿越了好几个世纪的感觉。仅仅三天前,我们还是骑着 马出的北京城呢!伴着刺耳的汽笛声,天津的铁匠们正起 劲儿地打着铁。河堤上,赶着驴和马的水兵慢慢走着。领 事馆门外,停着一艘军舰,上面插着英国皇家快艇中队的 舰旗。 记得三天前我们离开北京时,行李是用褐色的双峰骆 驼驮着的。空气中弥漫的气味,让我们觉得此时所处的时 代是如此肮脏。北京公共卫生的管理糟糕到令人吃惊的程 度,前几天城门外那几个新弄的化粪池是仅有的卫生设施 ,下水道就更没有了。我闻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心想,北 京到底是大都市还是小乡村呢?真令人疑惑。不过化粪池 的出现,已经让我们心里觉得有些安慰了,毕竟这是改变 城市面貌的新举措。 我很讨厌美学、卫生学、社会经济学这些伦敦来的新 事物,所以,去北京旅行,让我和那些与我有同样感受的 人异常兴奋。奎宁虽然治病很灵,吃起来却苦得很;北京 虽然有效调整了我们的心境,却也给人带来了不少苦恼。 帝王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站在汉白玉桥附 近,或者在煤山上都能看到。当然,北京令人为之惊叹的 东西还有牌楼、亭子、一尘不染的空气……一切都在阳光 的沐浴下变得更加美丽,连泥墙也不例外。牌楼上的深蓝 、嫩绿、朱红,与盘在上面的金色长龙显得分外和谐。 在西方,只有男人才穿长裤,而中国妇女几百年来都 在穿。她们只有旗袍,没有裙子。我们跟这些最温顺的男 人、女人走在一起,深刻感受到他们是如此驯服,时刻准 备着,为那些乘坐八抬大轿的大官和骑马的侍卫让路。 我们乘船沿着白河慢慢往下游走,与我们同行的是一 位候补道台和他的随从。道台的脸色很不好,白中带灰, 而且面无表情,吸烟很凶,一句话也没跟我们说过。就官 宦世家的人来说,他是我见过的最赢弱的一个。如果不努 力提醒自己,我们就经常会忘记这位乘船同行的人是位即 将走马上任的官员。 事物的外表往往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我们却没有见过 北京大考场的样子。三年一次的全国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 ,在这种考试中,中国的男人们全力以赴地冲杀着。成功 的,会得到高官厚禄,即使去世也不会被人忘记,因为他 们的名字会被深深地刻在大石碑上,受人瞻仰。中国最奇 特的事物之一就是这里的考场了,即使中国最出色的男人 凭它建立了功业,也改变不了这一点。从毁灭人性的角度 来说,就算是意大利的古罗马也没法跟它相比。 据说意大利异教的庙宇,已经有好几个世纪没有举行 过宗教仪式了,可是,回想我走进去时的情形,感觉同北 京比起来,它的宗教仪式应该算是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年 在围城之前,北京的庙宇都要举行至少两次盛大的仪式。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情形, 比不上阿波罗和丘比特在欧洲那么受欢迎。因为我从没见 过中国其他地方举行宗教仪式,即使小规模的也没见过。 大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极为珍视和敬仰佛教、道教 、儒教吧?可几个月之后,我开始怀疑这一点。因为,宗 教在中国留下的痕迹只有庙宇与神像。假如宗教的象征只 是庙宇和圣像,那么古罗马得有多少种宗教呢?我曾给来 伦敦的外国人做导游,去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它是前 英国国会的所在地,英国国会包括两部分:长老院【即上 院】和平民院【即下院】)。 我们当时正赶上平民院的一些议员做祈祷,那种庄重 和肃穆的感觉,深深感染了外国客人,尽管他们并不信基 督。有一位女游客来自德国,性格很活泼,上前小声问道 :“我们能用小望远镜看看这些漂亮的建筑吗?”而在孔 庙,谁会因为用不用望远镜而犹豫不决呢?后来我们又准 备去长老院参观,却被拒绝了,因为议院的长老还没做祈 祷,所以里面的情形不得而知。一位警察告诉我们,祈祷 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窥探里面的情形。一位瑞典教授很 认真地问:“每天都会做这样的祈祷吗?每一天吗?假如 是真的,我只能说,我对英国的印象是——奇妙。”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