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精装国学:中庸

软精装国学:中庸
作者: (春秋)子思|责编:祝萍|译者:刘强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软精装国学:中庸
ISBN: 9787553779584

作者简介

子思(前483—前402) 春秋末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被尊为“述圣”。《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是他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札记 天赋与教养 《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这明确展示了人 生哲学修养逐次递进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的 善性,通过修养达成我们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 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实 现中庸和谐的大同世界。 我的生命来源于父母,带着生命的本真之义:纯净 、透明、和谐。这种命运的形式来自于上天注定的意旨 ,我们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与权利,就连我们自己的乳 名也无法自己选择,它是由冥冥中的某种昭示,借助于 我们母亲的思想所赋予的,我们只能接受。 初解人情时,我们受到了家庭的熏陶与教育,同时 也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影响与既定形式的教育。社会心态 的影响与砥砺,铸成了我们自己的性格,并以此确定我 们的言行,形成了我们的人格。我们知悉了人情世故, 学会了待人处世的礼仪,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 我们行走在命运加诸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面对着成功或 者失败,承受着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我们实践着自己的 经历,而这一切又都与社会有关,与人们有关,无法割 裂。而往往我们所奉行的,是经过人们约定俗成的、称 之为道德的东西,并且以自己的行为为这个社会的共同 行为规范做出微小的贡献,强化着既成的律条。于是, “我”与众多的我们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特定的社会关 系,共同恪守着这个“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虽然 有所选择,但却总是无奈地顺从命运的摆布。 经历了人生的打磨,众多的“我”的实践与共同建 设,形成了思想,在这种思想 的指引下,我们产生了共同的信仰,并以这种信仰 规范我们的言行,修养我们的品 德;又以我们的品德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形成教化 。这就是自我的历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万世不易的法则,人与 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 1.流传两千多年的国学经典,“四书”之一。 2.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修心养性,完善自我的“中庸”智慧。 3.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 4.注释精炼、译文晓畅,轻松理解原文。 5.论引、札记、史例阐释旁征博引,点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