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载品国学(先生的课堂)

跟张载品国学(先生的课堂)
作者: 王颖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跟张载品国学(先生的课堂)
ISBN: 9787511376046

作者简介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河南省中原周易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已出版专著《乾隆文治与纪晓岚志怪创作》《文学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冲突》《世界绘画文化》《菊与刀》等。 典话题,将相关著述精选出来,结合当下工作和生活的具体案例,对南怀瑾的国学理论进行引申解读,帮助读者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正确的指引和文化的滋养。

内容简介

张子平生:苦学不倦,乐而忘忧 张载是中国北宋时重要的思想家,开创了关学, 是理学奠基者之一。张载被其后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推 崇之至。朱熹将张载与程颢、程颐对比,认为其地位 与“二程”地位不相上下。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王廷 相和王夫之两位大家的学说;张载的著作一直被明清 两代视为理学的代表著作之一,被列入科举必读书籍 之列,甚至御纂的《性理大全》及《性理情义》都曾 收录他的著作,历代政治家对其赞誉颇高。 张载的思想在中华思想发展长流中占比颇重,后 世思想界受张载影响颇深,张载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而与其在后世不凡地位相距甚远的是,张载出生并 非高官子弟,其祖、父二辈皆为中小官吏。而其父于 其少年之时丧,他便承担起家族重担,较早就接受人 生洗礼。 张载的政治生涯与其被后世政治家推崇程度并不 成正比,大起大落是常有之事。而早年便经历磨砺的 张载心智成熟,坦然面对。即便是身处所谓低谷之时 ,他仍能以平和心态对待。于政治不顺时,转而提升 自己的学术素养,加强思想深度。 政途坎坷,未失初心:苦学不倦 张载其祖、父皆非朝廷大官,其父于上任之时病 故,张载与其弟年幼,无法回归故里,因此便住在凤 翔郦县横渠镇南大振谷口,这便是“横渠先生”的得 名之源。 张载少年之时,西夏(1044年)经常骚扰侵袭北 宋西部边境,宋军抵御无能,于宋仕宗庆历四年 (1044年)十月议和,宋朝向西夏“赐”娟、银和茶 等大量财物,这些刺激到了“少喜谈兵”的张载。在 他二十四岁时,为便于为国家建功立业,他向时任陕 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献策,建议 出兵攻打西夏,同时派出一些部队夺回被西夏抢占的 土地,而此等设想却并未得到施行。范仲淹“儒家自 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来激勉张载这位可造之才 研读《中庸》,张载则将满腔抱负转战到儒家经典研 究上,并且有越战越勇之势,张载却因不满足而遍阅 佛道之书,并于“六经,,之中寻实现抱负之策,悟 出儒、道、佛三教互补之理,使韩愈所开创的以“儒 学为主、兼容佛道”之说得到进一步发展。 张载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讲学之际与程颢、 程颐共同讨论道学宗旨,张载自认“吾道自足,何事 旁求”,并认为自己在学术之上开拓探索的领域充分 ,不需再求别的事。 张载曾做云岩县令,在任期间办事极其认真,倡 导尊老爱幼,极重道德教育。一到月吉之日,张载便 会设酒席来招待乡里老人,询问居民的难处。每逢这 时,就是整个乡里交流解决问题之时。张载“谆谆口 谕,使往告其里闾”,确保颁布文告家喻户晓,政令 得到进一步通行。在渭州任职期间,环庆经略使蔡挺 与张载私交甚好,蔡挺对张载非常信任,只要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