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97.00
折扣价: 65.96
折扣购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讲义
ISBN: 9787229157265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明确的首要问题。这个首要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中,立足马克思主义呈现出的鲜明特征来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准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区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感受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带给我们的真理力量,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二)专题内容结构 1.专题与教材的关系 本专题是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导论部分,对教材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提炼而形成的。它从总体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特征,进而让学习者能够跨越时空洞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实践的自觉性。 2.专题设计思路 本专题设计遵循“从哪里来—是什么—将走向何方”的基本思路,主要围绕如下问题展开:马克思主义怎样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何价值?首先,需要厘清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其次,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鲜明特征;最后,指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这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2.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方式:采用案例和课堂提问的方式导入。 案例:重要元素——马克思 在西方,读马克思与学汉字一样渐成时尚。无论人类历史发生怎样的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全球思想理论界难以回避、难以抵挡的强大“磁场”。在全球资本主义陷入危机之时,人们重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特别是西方的年轻一代。2018年,时值马克思主义诞生200周年,西方掀起了纪念马克思、恩格斯的高潮。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他的思想光辉穿越时空,闪耀依旧,整个世界,都在怀念他。 2018年5月5日,“从特里尔到世界:卡尔·马克思及其思想影响至今”的永久主题展览举行。马克思的扶手椅、亲笔信,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等珍贵展品都进行了展出。包括研讨会、读书会、电影放映会和音乐会等约300场庆祝活动从5月4日晚上持续到10月。 2018年5月8日,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举办了“卡尔和艾琳娜·马克思珍藏展”。 2018年5月10日,海格特公墓举行了一场名为“全世界劳动者”的纪念讲座,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各国共产党也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深刻阐释《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理论贡献。美国共产党在其“人民世界”网站的“马克思主义问答”栏目中围绕《共产党宣言》设置专题。法国共产党《人道报》与“马克思2018”在巴黎共同主办马克思论坛。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等在河内举办题为“《共产党宣言》——当今时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国际研讨会,越共、俄共和老挝人民革命党重要领导人出席。 200年后,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纪念伟人的方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诗文诵读演唱会;“马克思题材绘画作品创作”;“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和思想”的苏赫区主题游;在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地曼彻斯特,也特设了马克思主题漫步的观光活动,等等。 纪念活动还掀起了马克思书籍出版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图画指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归来》等中外一大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文学作品相继出版。(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评析: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多次被宣告过时,而又一次一次地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热议。200年来,全世界那么多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关于马克思主义,你真的了解它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马克思主义。 (二)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最强音。时代的问题吸引着有识之士努力探寻科学的理论之“解”,激励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实践中开拓进取。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时代主题的召唤下,带着青年时期就树立的远大理想,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之路。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他们敏锐地捕捉时代问题,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变革。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主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其产生有深刻的主客观条件。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场革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由资产阶级推动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而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它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以社会化形式使用的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创造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缺陷。这种固有缺陷决定它必然被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马克思主义就是对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 经典阅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5—406页) 评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就促使人们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锻造了两大对立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一个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一对孪生子。作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他们始终存在着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斗争。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已经从早期的反对个别企业主、破坏机器、捣毁工厂等分散自发的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联合行动,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以至武装起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实践经验,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的德国人,都出生于当时普鲁士王国的莱茵省,那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先知先觉的圣人,他们从小面对的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也曾接受过那个时代的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劳动群众渴望解放的呼声,促使他们立志进行社会变革,并走上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反对资本主义统治的伟大斗争实践,积极同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并创建了共产主义同盟等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理论素养和革命实践,是他们承担时代重任、回答时代问题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案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非凡人生 镜头一:胸怀远大理想的马克思、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1818—1883)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恩格斯出身于工厂主家庭,却深入工人,谋求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镜头二:勤勉的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自称“吃书的机器”,他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摘要、札记,因而就有了“出奇的渊博”。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翻阅了1500多种有关书籍,记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恩格斯被马克思称为活的“百科全书”。恩格斯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在当学徒时利用业余时间,读报纸、杂志、各种哲学和文学书籍。1873年后,连续八年时间,系统地研究数学和科学。他在45岁时还在马克思的辅导下开始学习微积分。恩格斯对语言的学习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能用12种语言说话和写作,能记录20种文字。恩格斯勤勉自觉的精神,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 镜头三:结下终身友谊的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工作40年,相互支持,共同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构建了庞大而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影响至今。(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评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魅力和革命实践,同时也离不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远流长,它以有史以来全部优秀文化成果为其发展的根基。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看,它借鉴了19世纪之前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另外,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唯物辩证的性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从更广泛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不只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 经典阅读: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选自《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页) 评析: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有益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探索无产阶级解放自身和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