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图像卷

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图像卷
作者: 武利华 武耕
出版社: 中国摄影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28.70
折扣购买: 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图像卷
ISBN: 9787517907121

作者简介

武利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原馆长,徐州博物馆学术委员会顾问、研究员。中国汉画学会原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985”三期改革性课题研究“中华图像文化史研究”主要成员。《中国画像石全集》(第四卷)、《汉碑全集》副主编。编著有《徐州胜迹》《徐州珍宝》《睢宁汉画像石》《徐州汉画像石》《汉风——石头上的史诗》(电子图书)《中华图像文化史?秦汉卷》(上、下卷)《徐州汉画像石图像解读》《徐州汉画像石通论》《徐州汉碑刻石通论》等多部学术著作。荣获文化部“全国文物系统先进个人”,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辑出版贡献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武耕: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徐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从事藏品管理、研究工作。编著有《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卷》(第二作者)。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文物天地》、《大众考古》、《淮海文博》、《汉代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各级期刊、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荣获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第二届江苏省博物馆十佳保管员”称号,徐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工作者。 韩丛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图像传播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代表性成果有:《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专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图像传播学》(专著,台湾威仕曼文化公司,2006年版)、《新闻摄影学》(教材)、《瞬间论——HCB的话里话外》(论文)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诡谲神秘的早期铜镜图像 铜镜,是中华图像文化史中流传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的图像载体。然而对于中国铜镜的起源,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在早期的研究中,人们认为中国的铜镜 起源于战国时期。随着考古的新发现,不断有西周、商代甚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铜镜的出土,人们把铜镜起源定格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但这似乎还不能满足人们对学术探知的欲望,因为在齐家文化之前,在中亚地区还有年代更古老的铜镜,考古学家的视野放在了时间更久远、地域更广阔的中国北方及西北的区域里。随着考古的新发现,铜镜起源的话题讨论得更加热烈。 中国早期的铜镜,是指西周平王东迁(前770)以前的这段历史。尽管这一阶段铜镜发现得不多,铜镜上的图案也不复杂,但是对于铜镜图像史来说,又十分重要。早 期铜镜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将把我们带入辽阔的空间和久远的时代里。 第一节? 风从草原来—中国早期铜镜 李学勤先生在《中国铜镜的起源和传播》中指出:“中国铜镜的起源问题,大家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世界的范围去看,便可了解镜的起源实际上是很古远的。日本樋口隆康教授在他的《古镜》一书中,提到恰塔尔休于(Catal Hoyuk)遗址发现的黑曜石镜,这是已知最古的镜,比齐家文化要早约4000年的时间。”1 尽管中国铜镜的起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意见,但是在铜镜图像文化史中,这个话题还是无法回避,我们还得从那段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追溯。 一、世界文明古国的早期铜镜 世界文明古国中,都有使用铜镜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铜镜就已出现在被誉为世界文明中心的两河流域。在两河流域的乌鲁克文化晚期(约前3500—前3100)墓葬里就发现了几面折沿的圆板铜镜,镜背无钮,折沿是为了方便握持。伊朗锡亚尔克遗址两座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疑似女性墓中也各发现一面折沿铜镜,正面微凸,直径在12—16厘米之间,其中一面还留有纤维织物的痕迹。我们从樋口隆康《古镜》一书中得知,在伊拉克的基什遗址(前2900—前2700)和伊朗的苏莎遗址(前2300—前2200)、巴基斯坦的印达斯文明时期的遗址(前2000)中都出土了青铜镜,这些青铜镜都是有柄镜在中亚西部纳马兹加(Namazga)文化Ⅰ—Ⅲ期中见到了带背钮的圆板形铜镜,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4000年;塔吉克斯坦北部发现的撒拉兹姆(Sarazm)Ⅲ期遗存中出土有圆板形铜镜,年代不晚于公元前3000年后期。 《中华图像文化史》是我国第一部中华民族的视觉文明通史,分专题深入研究了自远古至1949年大中华地区的图像,以及中华图像文化的形成机制。 铜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门类。它以精良的铸造技艺、美观实用的艺术形式、华丽多姿的图案纹饰、瑰奇繁复的铭文向人们昭示了中国古代器物发展的脉络,并把数千年间古人审美观念的变化、艺术情趣的 变迁展示在铜镜上面。铜镜艺术闪烁着民族历史的光辉,折射出无数工匠在艺术创造上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