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资治通鉴](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9/20231113195830861.jpg)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188.00
折扣价: 103.40
折扣购买: 白话资治通鉴
ISBN: 9787553813257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宋神宗时,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潜心编纂《资治通鉴》。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亲自定稿,亲力亲为。司马光后来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确是实话。可以说,《资治通鉴》是凝聚司马光毕生心血的巨著。 主编简介:张宏儒,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审。1992年10月任团结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编过中国文史类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编白话二十六史》等。还主编过多部外国文学史类、百科综合类图书。在其所组织和编写的图书中,获各类奖项达20余种。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臣司马光曰:智伯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辨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溪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qi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智力来实现其奸谋,又有足够的勇气来果断实施暴行,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臣司马光曰: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致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大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虞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一、中国古代皇帝的教科书,当下管理者的枕边必备书 曾国藩曾高度评价的经世治国之书 毛zhuxi曾读过17遍,每一遍都仔细批注的书 备受梁启超、金庸赞不绝口的千年经典 二、打通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历史,读中国通史就读《白话资治通鉴》 完整呈现中国历史规律,洞察中华千年兴衰浮沉 1362年,了解历代政治得失,学习聪明之士的处世经验,了解真正的中国智慧。轻松读懂千年中国史,掌握历史进程,洞悉文明兴衰,洞察历史风云。 三、文白对照,轻松扫清阅读障碍,排版精美简洁,轻松读懂,阅读体验绝佳 由中华书局十八卷本《资治通鉴》主编张宏儒、沈志华全新打造,逐一核对,全面审订,翻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