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说文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春节南下,路过沙家浜 ,不由得驻足前往。20世纪 30年代开始到1949年,沙 家浜就是抗敌前线,涌现出 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新中 国成立后上演的现代京剧《 沙家浜》更是使沙家浜一夜 成名。进入21世纪,沙家浜 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闸蟹美食基地、休闲观光 旅游基地和影视文化基地为 一体的大型旅游场所。 看过一些沙家浜的游记 ,从别人口中也了解一些沙 家浜的游乐项目。但所读游 记大多数都是肤浅之作,多 了空谈,少了旅游杂记和游 记的文学内涵。故决定另辟 蹊径,写一点真正的游记。 我快速穿过了教育基地 ,来到了红石村。映入眼帘 的是石牌坊。牌坊上“天开 波镜”的横额,勾勒出这两 个功能区以水为主的特点。 红石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 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 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 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渔 翁垂钓,苇叶青青,一派水 乡恬静风光;后是新篁、荷 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 村内设有沙家浜史料馆、老 人与船——古船馆、水乡农 具馆,酣畅淋漓地再现了沙 家浜的民俗风情。京剧《沙 家浜》中的“春来茶馆”也坐 落其间,让人想起了剧中的 那段唱词:“垒起七星灶, 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倚窗落座, 边品茗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 京剧《沙家浜》片段和舞龙 、舞狮等民俗风情节目,另 有一番情趣。与之毗邻的是 水生植物观赏区,水榭、栈 桥把游客引向水生植物丛中 流连忘返。碧波之上,万绿 丛中,垂钓俱乐部“双莲轩” 静卧其间,远是芦苇,近是 粉莲,怡然品茗,悠然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