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铁道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反腐名臣(陈廷敬)/中国古代历史名人
ISBN: 9787113251383
寒江独钓,本名张祥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辑出版发行专业,研究生学历。先后担任过教师、出版社编辑,现为专业图书作者,先后出版过多部人物传记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化类图书,如《张作霖传》《曹锟传》《比尔·盖茨商道全书》《李嘉诚商道全书》《催眠术:成就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北大哲学智慧》等,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明末乱象 崇祯元年(1628年),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 *不生,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汉南续修郡志》记 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 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 不知道源于何种异常天象或者自然灾害,崇祯王朝一 开始,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便连年 灾害不断,河流湖泊干涸,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 收。老百姓被迫远走他乡,靠讨饭活命。即使是土豪富户 也面临着沉重的生活压力。为了减少开支,朝廷和地方政 府纷纷裁减冗员,精简机构。 崇祯元年夏季,陕西地方**正式议裁陕北驿站,导 致驿站兵士李白成(李鸿基)**性地失业了。沦为“流 民”的李自成后来因为杀害向自己逼债的债主和与他人通 奸的妻子而逃亡西部边塞,*终遁入甘肃的一支*队并为 之效力。因为他勇猛且有谋略,很快便被提拔为把总,成 为*队中一名基层指挥官,为他以后发动“兵变”继而走 上农民起义的道路埋下伏笔。 崇祯三年(1630年),大旱继续肆虐,陕西巡按马懋 才在《备陈大饥疏》记载,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蓬*吃 完,便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即白泥巴, 是一种黏土矿物),*后腹胀而死。 崇祯六年(1633年),大旱蔓延到河南。家住河南的 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 荒,无月不苦兵,无*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 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十室九空……村无吠犬, 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 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 为盗,不可得也。” 崇祯七年、八年、九年……依然是国运不济。新帝继 位,却异象频生,而且关外的女真族又虎视眈眈,数次与 明*大战,妄图闯入山海关。于是,民间开始传闻,大明 王朝要完了! 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据史**载,他二十多岁头发 已白,眼角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 志称其“*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 宴乐之事”。可即便如此,他继位后还是天灾不断。他接 连下了好几道罪己诏书,向苍天祈祷,可是无济于事。天 灾不断,人祸又起,“人相食,*木俱尽,土寇并起”, 这些饥民为了生存揭竿而起,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事势 力。此外,在白山黑水之地,又有女真族的强悍力量期待 入主中原,多年来大小战斗无法计数,让崇祯夜不能寐。 为了抵抗后金,朝廷征收重税,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 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其聚敛苛政引发的* 严重的后果。 崇祯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得极 为睿智,虽然只有十六岁,手段却十分高明,仅用四个月 就把魏忠贤一派势力干净利落地连根拔除。尽管崇祯志向 远大、励精图治、废寝忘食、事必躬亲,但他既无治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