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

传承 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
作者: 中国工程院
出版社: 文津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88.00
折扣购买: 传承 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
ISBN: 9787805549361

作者简介

中国工程院(英文名称: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简称工程院),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内容简介

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引领未来。 2024年6月3日,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高度肯定了中国工程院建院30年来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程院团结凝聚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不断攻克科技难关,建设大国工程,铸造国之重器,为推动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1994年6月3日,在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6位学部委员的建议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近百位我国工程科技各领域的大师巨擘齐聚北京怀仁堂前,宣告中国工程院成立。 自诞生之日起,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就是中国工程院的“天命”。 30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从96名首批院士,到如今已壮大到953名。中国工程院团结凝聚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勇毅前行,践行担当天命、守正扬清、接续创新、顶天立地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贡献一流咨询建议、打造一流学术平台,在国家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年春华秋实,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广大院士坚持“四个面向”奋力攻关,打造大国工程、铸就大国重器、突破核心技术、聚力产业所需、服务民生所系。30年来,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算系统、大飞机、新型航母、万米深潜器、新一代高铁等重大工程科技创新振奋人心;有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有农业科技、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捷报频传,为14亿中国人高质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每一项卓越成就的背后,都有着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是他们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坚定行动,更是对“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的全面阐释。 2024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工程院成立3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我们在《中国科学报》开设了“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等专栏,从中精心遴选一批文章汇编成《传承——大国工程?使命担当》,讲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胸怀?技事业发展历程,更诠释着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弦歌三秩,筑梦起航。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这是中国工程院履行工程科技使命担当的精神力量。站在新起点上,中国工程院将团结带领广大院士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坚持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本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2024年11月 讲述30位工程院院士攀登科技前沿的故事: 以30位工程院院士的人生故事为背景,通过鲜活的案例,展现新中国工程科技事业艰难探索、自立自强的发展历程。 生动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六大特质: 书中工程院院士的精彩人生故事,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大特质的集中反映。 记录共和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光辉时刻 30位院士,30个工程科技的发展方向,记录了新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