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庄子的密码)

化蝶(庄子的密码)
作者: 王扉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化蝶(庄子的密码)
ISBN: 9787549509492

作者简介

王扉,别号砚池堂主人,华语传媒圈的“国学才子”,中国青年报《青年参考》特约主笔、时事评论员,经理人黄埔商学院研究员,清华EMBA媒体班首期学员。 “思考像老学究,外表像大男孩,听起来像社会贤(闲)达,看上去像自由作(坐)家”——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宅男。20岁摘得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一篇《祝你生*快乐》曾感动上亿读者。依靠一支笔在媒体圈打天下,26岁成为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周刊》的创刊元老。30岁毅然驾车北上,成为香港《大公报》派驻北京的时政记者、该报“北京观察”专栏*有人气的作者,连续四年出席***记者会。不少挥斥方遒的时评文字在海内外风行。2008年他离开北京重回深圳,决意在35岁前退休,成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国学传播者,在北京、深圳、香港、台北等城市旅行与写作。

内容简介

扁庆子说:“你就不曾听说过那至人即修养到家的人的德行吗?他们内 里忘却自己的肝胆,向外也遗忘了自己的耳目,无所用心地纵放于世俗尘垢 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树的环境中,这就是虽然有所作为但并不自 恃,有所建树但并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打扮得一才华出众的范儿,简直把 人唬得半死;一副洁身自好的做派,能照出他人的污浊;你光芒四射的样子 ,就像在高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形体和身躯,具备了九窍,没 有中途遇上聋、瞎、跛、瘸,一直还能处于正常人之中,也真是万幸了,你 还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你还是走吧!” 孙休离去以后,扁子回到房里。不多一会儿,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道 :“先生为什么长叹呢?”扁子说:“刚才孙休进来,我把至人的德行告诉 给他,我真担心他会惊慌失措以至*加迷惑。”弟子说:“不会吧。难道孙 休所说的是对的?先生所说的是错的?错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要么 孙休所说的是错的,先生所说的是对的?他本来就因迷惑而来请教,你教导 他几句,又有什么不是呀!”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 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竟忧愁悲 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叫做按人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假若是按鸟的习 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和 小鱼,这本是极为普通的道理而已。现今这位孙休,乃是管窥之见、孤陋寡 闻的人,我却告诉给他至人的德行,就好像用马车来托载小老鼠,用钟鼓的 乐声来取悦小□雀一样。他又怎么会不惊慌呢!” 3.“以人养养鸟”则鸟死。以人所不能理解的话语去开导人,只会把 人的心性扰乱,自己也会弄得很累。我的一位师姐信佛多年,她曾经跟我讲 过一句话,可以作为扁子师徒对话的一个旁通。她说,佛家都讲菩萨只度有 缘人。对于跟你没有缘分的人,你不可以去勉强其接*你的说法。她是告诫 我在各地开讲时不要和跟我无缘的人多作纠缠。 鲁侯养鸟的故事,在《庄子》一书中出现过两次。一处出自《达生》篇 里的扁子之口;而另一处出自《至乐》篇孔子的嘴中。这个故事可以作多种 解读,比如,“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往往是行不通的;,比如,读古人 之书,不能想当然,否则就是“以人养养鸟”,而不是“以鸟养养鸟”,像 读《庄子》,我们要以庄子之心体悟庄子之说,而不要落入“以俗心悟道心 ”的迷障。 清人林云铭和胡文英(著有《庄子独见》),可谓深谙“以鸟养养鸟”读 庄之法。作为佐证,笔者分别抄录几则他们的心得如下: 庄子命意之深处,须以浅读之;为文之曲处,须以直解之。若一味谈玄 说妙,只管附会,入心性里而去,便成一部野狐禅矣。今人蹈此病者,什之 **须痛*之。 庄子似个*不近情的人,任他贤圣帝王,矢口便骂,眼大如许。又似个 *近情的人,世间里巷,家室之常,工技屠宰之末,离合悲欢之态,笔笔写 出,心细如许。 ——林云铭《庄子因》 庄子人品德性,学问见识,另有一种出人头地处,另有一种折中至当处 。后人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求,何从窥其寄托? 庄子开口就说没有要紧的话,人往往竞算作没要紧看。要知战国是什么 样的时势风俗,譬如治伤寒病的一般,热药下不得,补药下不得,大寒药下 不得,先要将他一团邪气消归乌有,方可调理。这是庄叟对病发药手段。看 作没要紧者,此病便不可医。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 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肚。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 冷眼看穿。 ——胡文英《庄子独见》 4.都到这儿了,是该简要介绍一下本书的写作缘起和体例。 《庄子》一书,历来同《老子》和《周易》一起并称“三玄”,也就是 三本*为玄秘难懂的书。自从笔者写完《破玄:老子的密码》之后,一直有 读者追问什么时候写“庄子的密码”。和写作《破玄》一样,在写《化蝶: 庄子的密码》之前,我也在市面上稍稍做了一下调研,发现用白话文写的《 庄子》注译读物,讹误失考、字词失诂、句读妄断、义理妄解也是“满谷满 坑”。想找出一两本硬伤能少点、译文能通顺点的,很有难度。这背后涉及 文本的问题,注译作者视野的问题、知识结构的问题,还有责任心的问题等 等,在这里笔者也不便展开多谈。 我只想说,我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我的《化蝶:庄子的密码》,能成 为坊间数不胜数的庄子读本中*特别、*好看,硬伤不能自夸*少但起码是 较少的一种。否则,那不就成了小王卖瓜、“佛头着粪”了。我的自信来自 我的专业、职业和敬业。我大学本科念的是图书馆学专业,所学专业课程有 “古代汉语”、“古籍整理”等,可以说知识储备相对夯实;我十余年在香 港媒体工作,媒体新锐凤凰卫视的东西方交汇、华人大视野,百年老报《大 公报》的厚重与严谨,让我具备了职业的质疑精神和逼近真相的能力;在多 年的文字生涯和读经岁月里,我始终铭记“行胜于言、止于至善”8个字, 不喜欢故弄玄虚或糊弄对付。读者那一关不是靠混就能混过去的。我曾在一 个国学论坛看到有读者在鄙视某知名老作家,“越写越没干货”。我还年轻 ,*要引以为戒。 其实,从本书体例和内容编排上可以看得出来笔者的认真和用心。本书 体例依然分为三大板块:解经闲谭、庄子心解和读经杂拌。对于这三板块的 定位与分工,我打过这么一个比方:闲谭好比餐前的甜点,心解就是正式的 大餐,而杂拌则如餐后的果盘。在*重要的正餐——“庄子心解”里,我主 要依照庄子内七篇的顺序,将每一篇分为“释要”、“砚池堂本《庄子》” 、“转述与解码”以及“砚池堂夜话”四个部分,并将每一篇分成若干章节 进行转述和解码。力求做到:转述没有不优美的,解码没有不有料的。有料 才能特别,优美才能好看。我的《庄子》经文版本,博采众本之长,并参以 个人识见,在章句断分、字词校订上有态度,故标明为“砚池堂本《庄子》 ”,以示有别和担责。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