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2.10
折扣购买: 沉思录
ISBN: 9787544721899
Marcus Aurelius 玛克斯·奥勒留(121—180) 古罗马帝国皇帝,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均受过良好教育,利用政事辛劳当中的片暇记录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沉思录》。
卷三 我们不应该只是怀想,生命一天天地在消逝,来日无 多;我们也要想一想,假使寿命可以延长,我们的心灵将 来是否仍可同样的适宜于了解事实以及对于神与人的事 物之沉思冥想,这恐怕是个疑问吧?因为如果一个人寿至 期颐,呼吸的能力、消化、思虑、欲望,以及其他类似的能 力,当然他还是有的,但是,一身精力之全部的使用,确切 的克尽厥职,详细地分辨感官所接触的一切,清楚地判断 结束自己生命的时机是否业已来临,以及其他类似的决 定,都是极需要训练良好的思考能力的——这些本领在 他身上早已灭绝了。所以我们亟需努力向前,不仅是因为 我们时刻在接近死亡,也是因为在死以前,我们的了解力 与知觉已经在逐渐消失了。 还有一件事我们要注意:在自然运行中有些附带现 象其本身颇为美妙而富诱惑力。例如:烤面包的时候,面 包上有些地方是要裂开的,这些裂缝虽然也可说破坏了 面包师的计划,其本身却并不坏,具有一种奇特的刺激食 欲的力量。再例如,无花果烂熟时也会裂开;橄榄将要烂 熟坠地时也有一种特殊的美。低垂的谷穗,狮子的凸出的 眉头,野猪嘴边滴下的沫子,还有许多别的事物,如果捡 出来单独观察,绝不能说是美,可是由于它们是自然运行 所产生的结果,遂显得颇为美妙,讨我们的喜欢。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有敏锐感觉,深刻地体认宇宙的 活动,则任何事物,纵然是间接产生的现象,亦必会令他 觉得可喜,是整体的一部分。他看野兽张着大嘴,和看画 家或雕刻家所表现的,能得到同样多的快感;在老年的男 人或女人身上他会看到成熟的境界,在年青人身上他会 用纯洁的眼光看到诱人的可爱处。许多类似的事物,不见 得能讨每个人的欢喜,但是一个真正熟悉自然及其一切 作品的人必然能彻底欣赏。 希波克拉底治好许多病人之后,自己病倒而死。星 相家预言许多人的死,然后他们自己的命运把他们带走 了。亚历山大、庞贝与恺撒,不知多少次毁掉多少名 城,在战场上斩杀过多少骑士与步兵,但是有一天他们 也与世长辞了。希拉克利特斯多少次揣想这世界有一天 要被火焚毁,结果是自己体内积满了水,浑身沾上牛粪 而亡。德谟克利特死于虱;苏格拉底死于另一种害虫。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已经动身外出,你已经扬帆,你已 经触到陆地,你就上岸罢;如果开始另一生活,在那里不 会是没有神的;如果那是一个无知无觉的境地,你便可不 再受苦乐的支配,不再给肉体作奴仆,那肉体比那奴仆卑 贱得多。一个是智慧是神明,另一个是粪土是腐朽的 东西。 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除非你能把那 些空想联系到共同的目标上去,因为那实在是耽误了你 做别的事情。如果你竟空想某某人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这 么做、说的是什么、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打算的是什么, 以及其他类似的事情,凡此皆足以把你卷走,使你不能专 心守护自己的主宰的理性。 所以我们应该排除我们思想连锁中之漫无目标的无 益的部分,过分好奇与怀有恶意的部分尤宜摒斥,一个人 应该习惯于只思索一种事,一旦有人问起“你心里想些什 么?”你便能立刻坦白回答“我想的是这个或那个”;你的 回答要立刻能表示出你的内心是单纯的、和善的,不失人 群一分子的身份,没有一点享乐纵欲的遐想,没有任何争 胜、嫉妒、猜疑,或任何羞于自承的念头。 实在讲,这样的一个人,力争上游唯恐或浼,可以说 很像一位神的祭司,同时还利用他的内在的神明,使自己 不受享乐的沾污,不受一切苦痛的伤害,一切侮辱加不到 他的身上,一切罪恶他都能够抗拒,真乃最崇高的比赛中 之斗士,永不被任何情感所制伏,深深地具有正义感,对 于任何遭遇以及分配给他的那一份命运,都竭诚地欢迎 接受,除因为重大的必要性或与公共利益有关之外,很少 过问别人的言行与思想。 因为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他才肯列入活动范围 之内,不断地思索着“从整个宇宙之中他所分到的那一部 分”,自己的行为方面要努力做好,命运方面的事他确信 是善的。因为每个人所分得的那一份命运,乃是与他有生 以俱来的,并且是要挟持他以俱去的。 他也记得,凡属理性之伦都是他的同类,关怀一切人 乃是合于人性的,我们不能听从所有人的意见,但是那些 在生活上严格遵守自然之道者的意见是要听从的。至于 那些在生活上不守这样规律的人们,他们居家在外的行 为如何?夜里如何?白昼如何?在何种罪恶当中翻滚?伴侣 是何等样人?关于这一点他也经常注意。这些人本身不足 取,他们口中发出的赞语,他当然不予理会。 P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