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外价值观教育前沿论丛

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外价值观教育前沿论丛
作者: 李潇君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9.50
折扣购买: 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外价值观教育前沿论丛
ISBN: 9787100201124

作者简介

李潇君,女,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学博士。2011-201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近年来,围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美青少年道德教育等研究方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两项,出版译著《不让一个公民掉队》,在《光明日报》《比较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多次荣获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依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迎合了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凝结而来,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表现出社会主义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日臻完善的价值追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各类不良思潮在我国的舆论场域沉渣泛起,有越俎代庖之势。包容多种文化和思潮并存的前提是坚守国家的文化立场,这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统一国民意志、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必要渠道。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一直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小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教材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突出的重点教学内容,各类学校也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场域的主导地位。 深度透视美国K-12阶段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培育方式方法,把握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提供有益借鉴。首先,本书对美国中小学价值观教育课程——社会科课程进行静态研究和实证调研,能够丰富我国关于美国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学校、课程等个案素材,探寻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教育课程实现路径的有益借鉴,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制定者、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具体建议,从而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我国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启示借鉴。其次,本书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思考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普遍规律与阶级实质,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价值”的思想高度,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