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作者: 武斌
出版社: 山东人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44.28
折扣购买: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ISBN: 9787209138710

作者简介

武斌,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员。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曾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等。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出版著作数十种,近年出版的主要有:《故宫学与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四百年——一部叙事体的文化史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2卷)、《丝绸之路全史》(2卷)、《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孔子西游记——中国智慧在西方》、《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6卷)、《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4卷)等。其中《丝绸之路全史》入选中国出版协会“2018年度中国30本好书”,《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度好书、中国好书2019年9月月榜图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入选2022年4月中国好书月度榜单。

内容简介

有一位西方学者说:“自中国的经典翻译集出现在欧洲的那一刻起,孔子儒家哲学就变成了一根火把,点燃了欧洲大陆有识之士思索的火焰。” 美国学者孟德卫也说:“耶稣会成功地把儒家以一种哲学姿态呈现在欧洲人面前,充分满足了17、18世纪欧洲人的文化需求。尽管儒学缺乏基督教的神圣启示,却可以以其他方面补充基督教,并可以像希腊哲学对早期教会那样详细阐述和丰富基督教的教义。中国人的博爱完全可以和基督教的博爱相媲美。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把异己的希腊罗马权威和基督教相调和,这就为17世纪基督教与中国哲学相调和提供了先例。随后,在18世纪的法国,没有神圣启示的儒学,作为一种令人赞赏的哲学被反基督教的启蒙思想家接受。信奉自然神论和开明专制的中国君主成了启蒙思想家向欧洲宣传的极好典范。” 通过耶稣会士译介的儒家经典,以及他们对孔子的评论与推崇,特别是《中国哲学家孔子》 的出版,孔子走进了欧洲思想家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成为启蒙运动的一种重要思想之源。 孔子走进欧洲哲学的视野,恰逢其时,正好与欧洲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相遇。这是一次伟大的文化相遇,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美国中国学家顾立雅 (HerrleeGlessner Creel,1905—1994) 指出:“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进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过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影响。……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大规模传播,给欧洲思想界以强烈的刺激和震动,引起各国思想家对中华文化广泛而热烈的兴趣。他们对中华文化特别是西传的中国孔子儒家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华文化的议论和评论。这些议论和评论,是他们对一种过去他们不了解、不熟悉的而又属于完全异质性的文化所做的“诠释”和“解读”,是对从远方传来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也是对中华文化大规模冲击的“回应”。 冯友兰:“现在,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承认,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但不再是唯一的夫子了。” 钱穆:“孔子居文献之邦,故得大成其学。” 有一位西方学者说:“自中国的经典翻译集出现在欧洲的那一刻起,孔子儒家哲学就变成了一根火把,点燃了欧洲大陆有识之士思索的火焰。” 美国学者 Th.H. 康说:“孔夫子不再是中国的孔夫子,因为他太伟大了,以至于不能为一个国家或种族所垄断。他是世界的孔夫子,在这个世界中不存在种族起源、国籍、性别、肤色和宗教的歧视。这样,儒学研究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东亚,而是属于世界。”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从孔子创建儒家思想写起,纵观上下两千多年,梳理了儒家思想在历代王朝的推崇以及世代学者的阐释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主要代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以丰富的史料和科学的求证,从全球的视角阐述了儒家思想在亚洲、欧洲等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宏大而精彩的孔子世界。 本书内容翔实、脉络清晰,富有深知灼见,是一部研究儒家思想及其世界价值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