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流程设计要效率
作者简介
陈立云,擅长流程管理与战略管理,熟悉研发、生产、营销业务,曾在华为、美的、中联重科、ATL(新能源科技)等行业标杆企业担任流程/战略/运营管理相关职位,现为伊之密、瑞翔新材、中椰控股、老娘舅、西顿照明企业的常伴顾问。曾出版流程管理畅销书:《跟我们学做流程管理》与《跟我们学建流程体系》,深受读者好评。 黄山,有8年多的流程建设、流程优化、流程运营及问题诊断与解决工作经验;并根据8年多的实战经验,提炼出“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营十六八法”。现任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流程管理常务副组长兼信息部部长。 杨双玲,暨南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硕士,曾在外资企业担任人力资源主管,广州新华学院(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师,擅长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基于流程的卓越运营 这一章是我们在完成全部内容之后临时增加的,想法来自与好友的沟通。他问我如何提升与高层对话的能力。从过往的咨询经历来看,我与高管对话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且担任了多家企业的总裁顾问。高管对话能力真的很重要,对于流程管理人员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够有效对话,不能够抓住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关键诉求,流程管理就无法做出高度,得不到高层领导的关注,很容易做成无足轻重的职能管理。 我认为,提升与高管对话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够从老板的视角思考,从战略与经营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知道公司的主要矛盾、战略重点及经营业务改善的发力点,然后将其解码到流程管理工作中,形成流程管理对公司战略与经营的使能,进而改善经营业绩,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老板要的是整体解决方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堆零散、割裂的秀专业“肌肉”的职能体系。流程是管理体系诸多要素之一,不是全部,流程只有被集成到管理体系中,与其他的管理体系有效协同,才能最终发挥价值,否则流程可能是无力的,流程管理工作可能是无效的。这两年,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流程的卓越运营方法论模型,帮助管理者站在公司管理体系的全局,站在战略与经营的高度来看待流程管理,大幅提升流程管理工具的价值。其核心内容如下: 企业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机会驱动”到“机会+能力的双轮驱动”。没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正在慢慢退出市场,综合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够保持增长。 “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过去了,企业竞争比拼的是综合竞争力,如品牌力、产品力、销售力、交付力、组织力等。当然,不同竞争策略导向的企业,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有些处于行业头部的企业也很焦虑:如何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如何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这又上升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企业有没有构建独有的、难模仿的、高价值的、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够让企业稳坐钓鱼台的核心能力? 这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如华为的任正非所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管理架构师,将各职能管理集成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而不再是各自为政,带着职能的偏见,导致管理体系越做越复杂,职能管理之间不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管理的价值是赋能,赋能的目的是提效,最终都要回到价值创造的逻辑上,基于价值链进行管理要素的集成与平衡,流程管理成了天然的抓手。 业务流才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战场,职能管理纷纷提出BP(business partner,业务伙伴)的概念,提出基于业务的职能管理,比如基于业务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业务的财务管理、业务与IT的融合。流程是业务的承载与反映,是将各项管理要素与业务进行融合的天然载体。 企业需回到聚焦端到端核心业务流程上,围绕如何打造符合公司业务组合、支撑价值主张实现的、能力与绩效领先于同行的端到端业务模式,并基于端到端流程高效运作需求,构建使能流程的组织、人才、绩效、IT,形成一个集成的管理体系。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流程主战场,形成整合协同效应,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基于有竞争力的产品,还基于卓越的流程。企业的流程能力越强,对人的依赖就越低,运营效率就越高,就越容易实现自动化,进一步将人解放出来,将成熟业务交给流程,让公司最值钱、最有竞争力的核心人才——管理干部及专家,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让他们聚焦业务流程设计,构建卓越的业务流程,是企业卓越运营、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之道。本书帮你完成流程管理的从0到1,不走弯路,实现流程精简,效率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