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无意识

自我与无意识
作者: (瑞士)卡尔?荣格 著 庄仲黎 译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自我与无意识
ISBN: 9787532180028

作者简介

卡尔?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 瑞士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始祖。荣格和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与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同为现代深层心理学的三大先驱。1913年,他与亦师亦父且为工作伙伴的弗洛伊德决裂之后,开创了自己的学说“分析心理学”,其对意识、集体无意识等提出的深刻洞见,至今仍极具影响力与启发。

内容简介

第1章 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 识 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 主张,无意识的内容仅局限 于因为本身的不协调性而备 受潜抑(verdrangt)的婴 儿期倾向(infantile Tendenzen)。这种潜抑是 一种具有时间纵深的过程, 它开始于个体在儿童早期所 受到来自周遭道德教诲的影 响,并一直持续到人生结束 。透过精神分析,人们既能 消除这种潜抑,也能意识到 本身被潜抑的愿望。 依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 析理论,无意识在某种程度 上,可以说只包括人格 (Personlichkeit)的某些仅 受教育压制、但却可能被意 识到的部分。虽然就某种研 究观点而言,无意识的婴儿 期倾向通常会显现出来,不 过,如果我们以此来定义或 评价无意识,却是错误的做 法。毕竟无意识还有另外一 面:在无意识的场域里,不 仅存在着被潜抑的内容,也 存在着一切未达到意识阈限 值(Schwellenwert des BewuBtseins)的心理材料 。由此可见,我们无法以潜 抑原则来解释心理材料落于 意识阈限之下的现象,不然 人类就可以经由潜抑的消除 ,而获得惊人的、不再有所 遗忘的记忆力了! 我们要强调,在无意识 里,除了被潜抑的心理材料 以外,还有一切落于意识阈 限之下的心理材料——包括 落于意识阈限之下的感官知 觉。我们对这方面的认知, 不仅来自丰富的诊疗经验, 也来自某些理论的基础:无 意识含有未达到意识阈限值 的心理材料,而这些材料则 是后来萌发为意识内容的胚 芽。同样地,我们也有理由 推测,无意识绝非处于沉寂 静止的状态,而是不停对本 身的内容进行分类与重新分 类。在正常情况下,无意识 活动从补偿关系 (kompensatorische Beziehung)的意义来说, 通常都和意识处于协调的状 态。只有在精神病患的个案 里,我们才会认为无意识活 动具有彻底的独立性。 人们应该要接受这样的 看法:只有当无意识内容已 取得个殊的存有 (individuelles Dasein)时 ,才具有个人性质。但由于 个体的存有是有限的,因此 ,无意识内容所取得的个体 的存有必然也会受到局限。 所以,人们应该认为,无意 识有可能经由人们对无意识 所聚积的所有内容的分析或 建立,而被消耗殆尽!或许 在这种情况下,无意识只会 形成一些人们早已知道、而 且已被意识所接受的东西。 人们应该可以这么下结论( 诚如前面所提到的):个体 可以透过潜抑的解除,来阻 挡意识内容落入无意识里, 从而使无意识的生产活动瘫 痪。然而,我们从经验中得 知,这种情况其实不太可能 发生!我们会要求病患记住 那些曾被潜抑、而再度浮现 于意识里的内容,然后再把 这些内容纳入他们的人生蓝 图里。我们始终相信,只要 病患的无意识仍安静地继续 制造源于个人潜抑的梦境和 幻想——依据弗洛伊德率先 提出的理论——这种处理方 式就不会给他们的无意识留 下任何印象(Eindruck)。 当我们坚持不懈、且毫无偏 见地继续观察这类案例时, 就会发现有些材料表面上虽 近似个人从前的心理内容, 但其中所包含的暗示 (Andeutungen)却似乎已 超出个人无意识 (personliches UnbewuBtes)。 当我在寻找足以说明以 上论述的实例时,一位主要 起因于“恋父情 结”(Vaterkomplex,人们 在20世纪初期仍使用这个词 汇)而患有不甚严重的歇斯 底里性精神官能症 (hysterische Neurose)的 女患者,便特别鲜明地浮现 在我的脑海里。这个案例可 以用来阐明以下的事实:这 名女患者和已故父亲的特殊 关系已成为她的障碍。她和 (当时已过世的)父亲的关 系极好,由于他们的关系主 要是一种情感关系 (Gefuhlsverhaltnis),她 的智识功能往往会因此转强 ,甚至成为她与世界互动的 桥梁。所以,她上大学后, 便主修哲学,而她对知识强 烈的渴望就应该成为一种使 自己摆脱与父亲的情感连结 的动机。倘若她的情感也能 活跃于这个崭新的、透过智 识所创造的人生阶段里,比 方说,和一位适合的男性对 象建立一种相当于从前她和 父亲的情感关系,那么,她 便可以成功摆脱与亡父的情 感连结。但实际上,她对亡 父和对那位不太适合她的男 性的情感处于不稳定的平衡 里,因此,无法透过和这位 男性所建立的情感关系来过 渡到(ubergehen)她与亡 父的情感关系,她的生命进 展当然也会受到阻碍,而且 还出现精神官能症者相当典 型的内在不协调性 (Uneinssein)。 P2-5 1.荣格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与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同为现代深层心理学的三大先驱,这部作品科学严谨,深入浅出,是了解心理学的必读之作; 2.德文版完整直译,真实再现心理学经典原貌; 3.荣格在心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是,对无意识领域的拓展以及对原型的深度阐发,本书围绕自我、集体无意识、两种重要原型——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等主题展开,堪称荣格毕生思想的浓缩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