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精)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精)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责编:李文君|译者:宋颜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精)
ISBN: 9787510888397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 年 5 月 12 日—1986 年 2 月 17 日)印度哲学家。他是近代向西方全面深入地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哲学家,被誉为“20 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他主张真理乃个人对自我的了悟。他一生走访过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著作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宋颜,译者,曾经翻译出版过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我们在寻求什么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界 ,每个人都试图寻找某种安 宁、某种幸福、一个避难所 。 我们大多数人在寻求的 是什么?我们每个人想要的 是什么?尤其是在这个躁动 不安的世界,每个人都试图 寻找某种安宁、某种幸福、 一个避难所。我们试图寻求 的是什么?我们试图发现的 是什么?显然,弄清楚这个 问题是重要的,不是吗?也 许大多数人在寻求某种幸福 、某种安宁;世界充斥着混 乱、战争、争端和冲突,我 们想要一个可以给我们带来 一些安宁的避难所。我认为 ,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要 的。因此,我们追随一个又 一个领袖,追随一个又一个 宗教组织,追随一个又一个 导师。 那么,我们是在寻求幸 福吗?还是在寻求某种满足 ,希望从中获得幸福?幸福 和满足是不同的。幸福可以 寻求吗?满足也许找得到, 但幸福显然无处可觅。幸福 是个派生物,它是别的东西 的副产品。那东西需要我们 投入极大的热诚、思考和关 注,所以在一头扎进去之前 ,必须弄清楚我们在寻求的 是什么,是幸福还是满足, 这很有必要,不是吗?恐怕 大多数人孜孜以求的不过是 满足。我们想要被满足,想 要在寻觅的终点找到某种圆 满的感觉。 毕竟,如果你寻求的是 安宁,很容易就能找到。你 可以盲目地投身于某个事业 、某个信念,在其中安身立 命。但显然那解决不了问题 。只是用某个封闭的信念隔 绝自己,并不能免于冲突。 所以,必须弄清楚,在内心 以及外在,我们每个人想要 的是什么。必须弄清楚这一 点,不是吗?如果这件事弄 清楚了,我们就不必去任何 地方,不必找任何导师、任 何教堂、任何组织。因此, 困难就在于弄清楚我们内心 的意图,不是吗?能弄清楚 吗?弄清楚它需要上下求索 吗?需要去听别人说些什么 吗,从最顶尖的导师到附近 教堂最普通的牧师?需要求 助于别人才能弄清楚吗?然 而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不 是吗?我们阅书无数,参加 大量的会议和讨论,加入各 种组织——试图由此找到解 决生活中的冲突和痛苦的秘 方。或者,如果我们不做那 一切事情,是因为我们以为 自己已经找到了。也就是说 ,某个组织、某个导师、某 本书让我们心满意足了,我 们在其中找到了想要的一切 ;我们滞留其中,固化和封 闭起来。 历经这种种困惑,我们 不是在寻求某种永恒的、长 久的东西吗?某个被我们称 为真相、上帝、真理的东西 ,随你怎么叫——名字并不 重要,显然那个名词并不是 那个东西。所以我们不要受 困于字词。让那些职业演说 家们去咬文嚼字吧。我们大 多数人内心在寻求某种永恒 的东西——某种我们可以紧 抓不放的东西,某种会带给 我们保障、希望、长久的热 情、长久的安定的东西,因 为我们内心是如此不安。我 们不了解自己。我们知道很 多书本上描述的事情;但我 们并不是亲自去了解的,我 们没有直接的经验。 我们所谓的永恒是什么 ?我们孜孜以求的,会带来 永恒,或者希望能带来永恒 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不是在 寻求长久的幸福、长久的满 足、长久的安定吗?我们想 要某种永垂不朽的东西,会 满足我们的东西。如果剥除 一切语言文字,实实在在看 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想要 的。我们想要永恒的快乐、 永恒的满足——也就是我们 所谓的真理、上帝或不管什 么名字。 是的,我们想要快乐。 这么说也许很直白,但我们 实际想要的就是这个——知 识会带来快乐,经验会带来 快乐,那快乐是一种在明天 之前不会消逝的满足。我们 体验过种种满足,它们都烟 消云散了;现在我们希望在 真相中、在上帝中找到永恒 的满足。无疑,那就是我们 都在寻求的东西——聪明人 和傻瓜,理论家和在拼命奋 斗的实干家都在寻求的东西 。有永恒的满足这回事吗? 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吗? 如果你寻求的是永恒的 满足,你称之为上帝、真相 什么的——名字并不重要— —显然你必须了解你在寻求 的那个东西。如果你说“我 在寻求永恒的快乐”——上 帝、真理什么的——你不是 也必须了解在追寻的那个主 体,那个追寻者、寻求者吗 ?因为有可能并没有永恒的 安全、永恒的快乐这种东西 。真相也许完全不是这么回 事;我认为它跟你所看到的 、了解的、构想的完全不一 样。因此,在我们寻求永恒 之物前,来了解一下寻求者 不是很有必要吗?寻求者有 别于他寻求的东西吗?如果 你说“我在寻求快乐”,那个 寻求者有别于他在寻求的对 象吗?思考者有别于他的思 想吗?难道它们不是一个相 伴相生的现象,而并非两个 单独的过程吗?因此,在你 想弄清楚寻求者在寻求什么 之前,不是有必要先了解那 个寻求者吗?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