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6.50
折扣购买: 读懂论语会做人
ISBN: 978750644975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贱,是人之所恶粤;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 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发大 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 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 君子不放弃。君子离开了仁德,如何成就美名呢?君子一时一刻不能离 开仁德,在仓猝匆忙的时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都是如此。”) ——里仁第四 这是一段关于富贵的很经典的评述。对于富贵,孔子不排斥,而 且心向往之。是啊,希望生活富足一点,地位高一点,这是人之常 情,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取富贵,在孔子看 来,这才是一个人做人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 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以其道得之”。 战国时期,孟子名气很大,府上每日宾客盈门,其中大多是慕名 而来的求学问道之人。有一天,接连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一位是齐国 的使者,一位是薛国的使者。对这种人物,孟子自然不敢怠慢,小心 周到地接待了他们。 齐国的使者给孟子带来一百两金子,说是齐王所赠的一点小意 思。孟子见其没有下文,坚决拒绝齐王的馈赠。 隔了一会儿,薛国的使者也来求见。他给孟子带来五十两金子, 说是薛王的一点心意,感谢孟子 在薛国发生大乱的时候帮了大 忙。孟子吩咐手下人把金子收 下。左右的人都十分奇怪,不知 孟子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孟子的弟子陈臻对这件事大 惑不解,他问孟子:“齐王送你 那么多的金子,你不肯收,薛国 才送了齐国的一半,你却接受了。如果你刚才不接受是对的话,那么现在接 受 就是错了,如果你刚才不接受是错的话,那么现在接受就是对了。” 孟子回答说:“都对。在薛国的时候,我帮了他们的忙,为他们 出谋划策,平息了一场战争,我也算个有功之人,为什么不应该受到 奖励呢?而齐国人平白无故给我那么多金子,是有心收买我,君子是不 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怎么能收他们的金钱呢?” 左右的人听了,都十分佩服孟子的高明见解和高尚操守。 人们常说,现实的生存之道是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孟子的做 法告诉我们,你可以选择追求富贵,但你必须放弃不正确的追求方 式。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上栽了跟头。南北朝有 石崇、唐有李林甫、宋有秦桧、清有和坤,他们都曾站在富与贵的至高 点上,但是因为“去仁”甚远,不“以其道得之”,终成黄粱一梦。 活一生,难免沉沉浮浮,时起时落,关键的是,倘若能够领悟生 活的真谛,享受一点一滴的生活所给予的快乐,就可以了解人生的意 义所在。虽然,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或满足于吃粗粮、喝白水,但相对 于用不义的卑劣手段去攫取所谓的“富贵”,君子则宁愿安贫乐道, 以此来换取良心上的轻松和精神上的舒畅。 还是让我们品味并记住孔子的话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与读者共勉之。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