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学院:关于城市设计的101个常识

通识学院:关于城市设计的101个常识
作者: [美]马修·弗莱德里克 [美]维卡斯· 梅赫塔 杨慧丹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70
折扣购买: 通识学院:关于城市设计的101个常识
ISBN: 9787521751871

作者简介

维卡斯· 梅赫塔( Vikas Mehta ) 俄亥俄州杰出的城市与环境设计学者、辛辛那提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副教授。 杨慧丹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上海美术学院博士后,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艺术、现代设计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研究项目。

内容简介

1.关联起来,而不是只有部分。 共生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会通过彼此间的关联而变得更强大。共生连接是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部分变成系统,并将系统接合到其他系统。 2.在85% 的时间里,你和其他人有85% 的相似度。 你和你的城市、城镇或村庄是研究城市设计的基本工具——24 小时都能使用。通过审视自己在城市中的行为,你可以了解很多对他人有效的方法及原因。你是否更喜欢走在某些而不是另一些街道上,或是喜欢走在街道的一侧而不是另一侧?你是否会走一条路去朋友家,而选择另一条路回家?你是否会在城镇的某个地方迷失方向?与陌生人相处时,你是否在某处会感到自在,而在其他地方则不然?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确定这些影响你的行为和体验的地方的具体属性? 3.我们更喜欢围合的空间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大多数人会避免身处开阔的空间。虽然我们偶尔也会享受野外远足、海滩漫步,或是从汽车上观赏广阔的景观,但我们所选择的外部空间都处于城市环境中,具有高度的辨识性和围合性。 4.反转你的思维 我们的文化使我们倾向于把现实看成是物体的排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空间是我们从中造物或置物的一处空地。我们通常不会为空间赋予形状,而是将其视为放置物体产生的剩余物或残留物。 反过来,这种认识也适用于城市场所的营造。正如人们通常会为建筑物赋形一样,城市设计师也能为外部空间赋形。建筑物往往是剩余物;它们通常被选址、配置、形成,甚至变形,这样就可以为公共街道和广场赋予清晰而有意义的形态。 5.空间不能创造空间,形式才能创造空间。 为了赋予公共空间一个清晰的形状,它必须被大量的建筑形式环绕,而不是更多的空间。在步行区,地面覆盖率( 街区内建筑物占地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例)通常会超过50%。在古代城市,这个比例可能超过90%。 1.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的有趣有料有内涵的图文书 2.这是一本阅读门槛低、外行人也可以轻易看懂的入门书 3.这是一本可以拓展我们思维,启发我们思考的职业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