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语言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论英汉语言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林,钟佳,刘亚梅
出版社: 三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论英汉语言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551822978

作者简介

李延林,湖南益阳人,1960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学科带头人。中南大学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及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应用语言学所副所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译协专家会员、湖南科技译协副理事长、湖南文史博览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省部级各类人文社科课题与教育或教育规划课题等评审或评委、省校高级职称评委、省部级硕博论文抽检专家,主持和参与数十项国家级、省校级课题,曾任多所院校学科指导、学科带头人或客座或兼职教授,发表论文(含合作)200多篇,出版专著(含合作)30多种。 钟佳,湖南长沙人,1984年11月生。中南大学人事处干部、讲师。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专业论文2篇,参与撰写本专业专著2部。 刘亚梅,湖南新邵人,1981年5月生。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湖南信息学院讲师、助理翻译、A类课教师,发表专业论文5篇,主持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级校级课题5项,参与撰写本专业教材或专著2部。

内容简介

关联理论与译文文本的构建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在语用学上颇具影响的理论。自从Gutt(1991)把这一理论用于翻译研究以来,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从认知的角度来思考翻译理论和实践,更加重视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拓展了语用学中语境的概念,把认知语境与翻译联系起来。本文试图探讨关联理论对译文文本构建的意义。 1 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Sperber和Wilson (1986/1995)从人类的认知特点出发,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即“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认知推理过程,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自内涵,使听话人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含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遍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 在明示交际中,交际双方所孜孜追求的是说话人的话语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任何一个明示交际行为,必须保证自身的最大关联。如果话语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听话人又只付出最小的努力,那么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听话人为处理说话人发生的刺激信号所希望获得的,但要使刺激信号获得最佳关联,有两个条件:(1)话语的语境效果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2)听话人为获得语境效果付出努力。(何兆熊,2000:200) 最先把关联理论用于翻译研究的是Wilson的学生Gutt,Gutt(1989)发表了《认知与关联》一文,而后(1991)又发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Gutt拓展了语用学中语境(Context)的概念,赋予了语境新的含意。他认为:“语境是个心理结构,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Assumption)的一个分级”,“在关联理论中,语境并不能指话语交际双方外部环境的某一个部分,如某话语(discourse)前后的语段(text)环境情况,文化因素等而是指交际双方关于世界的假设的一部分,即认知语境。” 另外,Gutt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三个观点:(1)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2)翻译活动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语际间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多数的翻译活动可以分解成交际的解释性应用的不同范畴。(3)目的语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建立在他们的认知知识的基础上。 可见,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认知语境的交际活动。翻译不仅涉及语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赵彦春,1999:277) 何自然(1999:193)认为翻译从关联理论那里得到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翻译,首先要理解原文。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理解原文必先重视原文的语境,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取得理解原文语境的效果。(2)寻找关联,要靠译者的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原文的文化背景等一些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3)由于原文作者和译者的认知环境不同,作者力图实现的语境效果同译者从原文和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获得的语境效果毕竟是两回事。 2 认知语境对译文文本构建的作用 在翻译中,译者和作者往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对语言的制约就构成了译者理解原文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要通过了解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表达方式,词语的文化含义,句子的习惯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了解原文文本产出者的认知环境,从而正确地理解原文。在充分理解原文后,译者还要在此基础上用适当的方式和语句将原文的意义用译语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同样要了解译文受体的认知语境,即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给源语读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受体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Gutt(1991)认为:“认为一个信息可以不管接受者的认知语境而传达给他的观点是绝对荒谬的。”“译者面临的问题是他应该如何发出信息,而且还要通过他的译文可以理所当然地试图传达些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取决于他对于译语读者认知环境的认识。” 从关联理论来看,言语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1)交际双方的“互明”。(2)最佳认知模式——联性。交际双方的互明又依赖于双方的互知(mutual knowledge),这种互知与一般意义上的共知(shared knowledge)是不同的。共知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即不受语境假设影响的那部分共有知识。而所谓“互知”则是指语言交际过程中随着交谈内容变化的知识。为了交际的成功,交际双方必须随时互相知道每一项有关的语境信息。然而,要使交际双方完全互知是不可能的,交际双方之所以能成功交际,他所依据的是最佳关联性。 Sperber和Wilson把关联定义为“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话语是否具有关联性,可由他经过推理而获得的语境效果来判断。语境效果是指话语与听者认知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语境效果与话语的关联成正比关系。新信息和现有语境假设(旧信息)之间有三种关系会产生语境效果,使话语具有关联性:(1)新信息和现有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新的语境含义。(2)新信息加强现有语境假设。(3)新信息与现有语境假设互相矛盾,并排除现有语境假设。(Sperber & Wilson 1986:114) 就翻译而言,译者构建的译文文本提供的新信息要被译文受体接受和理解,同样也是以上面三种方式改变译文受体的认知语境而产生语境效果的。 总之,要使译文受体和原文文本产出者成功沟通,译者在构建译文文本时,必须考虑译文提供的新信息与译文受体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性,否则,将会形成交际障碍。 翻译教程、翻译技巧之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本书着重培养译者的翻译观,但并不偏废技巧的介绍。适用于翻译工作者、任课教师参考、翻译学习者,对翻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亦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