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神经症的文化意 蕴与心理内涵 今天,我们随意地使用“ 神经症”这个词,对它的确 切含义却并不是很清楚。通 常,这不过是表示不欣赏的 一种较为委婉的说法,以前 觉得用“懒散”“敏感”“苛刻”“ 多疑”等词就可以描述的情 形,现在大都改用“神经质” 了。尽管如此,我们在使用 这个词的时候心里还是有所 指的,只是对自己选用该词 时所遵循的标准没有明确的 认识而已。 首先,神经症患者在行 事方式上与一般人不同。比 如,一个并不想特立独行的 女孩,拒绝了一次加薪的机 会,或者不愿意主动赢得上 司的认可;一个每周赚30美 元的艺术家,多花点时间在 工作上本来能赚得更多,却 宁愿就凭这点钱尽可能享受 生活,花大量时间在女人身 上或沉溺于不良癖好,我们 会把这样的人称为神经症。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所唯一熟 悉的行为模式,是努力上进 、出人头地,是尽量多赚钱 而不是仅仅维持生计,我们 对其他的模式茫然无知,于 是就觉得他们不正常。 以上事例表明,我们在 认定一个人是否为神经症时 所遵循的标准,是他的行为 是否符合我们时代所认可的 行为模式。这位没有竞争意 识,或者仅仅是竞争意识没 那么明显的女孩,如果生活 在类似普韦布洛印第安人的 文化中,就是完全正常的人 ;同样,那个艺术家若是生 活在意大利南部或墨西哥的 某个村庄,也会被看作正常 人。因为在这些文化中,要 是一个人在满足眼前需要之 余,还想赚更多的钱或付出 更大的努力,就太不可思议 了。在遥远的古希腊时期, 满足个人需要之余还想去工 作的话,可是有失体面的态 度。 因而神经症这个术语, 尽管本来是医学用语,却不 能不考虑相应文化内涵而随 意使用。诊断一条断腿可以 不考虑病人的文化背景,但 如果一个印第安男孩参见斯 卡德·麦吉尔的《临床诊断 与文化》,载于《变态心理 学与社会心理学》,第30卷 ,1935年,第292-300页。 告诉我们说,他看到了幻象 并且深信不疑,我们便据此 认定他是精神病,就太贸然 了。在这些印第安人的文化 中,产生幻象或幻觉是一种 特殊的禀赋,是神灵的恩赐 ,能给亲历者带来某种特殊 的权威,所以人们会有意诱 发幻觉。如果有谁跟他去世 的爷爷交流几个小时,我们 肯定会认为他是神经症或精 神病,可是在有些印第安部 落中,跟祖先的这种交流司 空见惯。听见别人喊自己去 世亲人的名字就感觉受到侮 辱,我们当然觉得这有点神 经质,但在吉卡里拉·阿帕 切M.E.奥普勒:《印第安两 部落矛盾心理阐释》,载于 《社会心理学》,第7卷, 1936年,第82-116页。文 化中,这种反应再正常不过 了。假如一名男子发觉有经 期女性靠近时变得惊慌失措 ,我们会觉得他神经质,但 在很多原始部落,对经血的 恐惧是一种普遍心态。 不同文化对于何为正常 行为的判断,有不同的标准 ,同一文化内部,在不同历 史时期的标准也会变化。如 今,假如一位成熟、独立的 女性因经历过性关系而觉得 自己是“堕落的女人”,“不 配获得体面男士的爱”,她 会被怀疑患有神经症,至少 多数社会阶层持有这种观点 。但在四十多年前,这种罪 恶感还是很正常的。不同社 会阶层对正常行为的判断也 不尽相同。对封建领主阶层 来说,男人整日游手好闲, 只把狩猎或打仗当正事干, 是比较正常的,而小资产阶 层如果也这么干就太反常了 。性别差异也会影响评判标 准,西方社会存在明显的性 别差异,认为男女天性不同 ,女人不到四十岁就担心衰 老,属于“正常”态度,而如 果这个阶段的男人也对自己 的年龄紧张兮兮,就是神经 症。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