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精)/艺术人生系列
作者简介
弗朗切斯科?莫雷纳,意大利著名艺术学者,对东方的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有着多年研究。他的研究范围广泛,时间贯穿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世界,这个时期西方世界对东方风物的偏好有着阶段性的变化,其中的代表作就有《中国风:14—19世纪东方风格在意大利的演进》。 邵静怡,1993年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意大利语系,目前于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文学语言学硕士在读。
内容简介
浮世绘,顾名思义,就是描绘风俗民情的版画, 它兴起于17世纪德川家康统治下江户时代的日本。可 以说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诞生于1603年至1868年间日 本社会与经济巨大变化的影响之下,而经济结构的变 化是当时日本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作为绘画艺术而诞生的浮世绘,很快就有了作为 一种印刷艺术在市场上的立足之地和巨大潜力。曾经 独自创作的画师们也都纷纷投身于印刷出版行业,开 始为书籍创作插画。与传统的绘画相比,这些新兴的 行业与工作要求艺术家与其他生产环节进入一个团队 合作的状态,除了画家的创作之外,这个团队还需要 文学家、出版商与雕师的存在。至于出版作品的主题 ,自然要受出钱购买这些出版物的读者欢迎才行。于 是女性的美,歌舞伎的役者,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甚至在花柳巷子中度过的春宵一刻也就顺理成章地成 为浮世绘派流描绘的主题之一。其中,东京的吉原, 作为最有名的游廓之一,就经常出现在各大画师们的 笔下。 在浮世绘兴起的初期,大多数画师都以追随少数 先锋的风格与手法为主,如风俗画师岩佐又兵卫 (1578—1650)和被称为“浮世绘创始人”的菱川师 宣(逝于1694年)及他门下的学生。在菱川师宣之后 ,还有奥村政信(1686—1764)、怀月堂安度(活跃 于1704年至1736年间,擅长美人绘),在京都以插画 闻名于世的西川祜信(1671—1751)、鸟居清信 (1664—1729)。鸟居清信是鸟居派的创始人,致力 于役者绘。鸟居派在第四代继承人鸟居清长(1752— 1815)的带领下,在整个19世纪初期都非常活跃。 随着技术上的不断革新以及市场对于单幅浮世绘 与书籍插画作品的需求增多,浮世绘进入鼎盛时期。 在18世纪中期,铃木春信(17257—1770)不仅因为 在1765年引入多色印刷版画(这种画因为像美丽的织 锦而被称为锦绘)而出名,还因其作品带有梦一般的 意境,对后辈画师的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著称。 在欧洲大陆,法国作家爱德蒙·德·龚古尔在作 品《喜多川歌磨》中称与葛饰北斋齐名的喜多川歌磨 为“青楼作家”,喜多川歌麿笔下许多具有栩栩如生 、满富感染力的吉原女性形象,也成为日本艺术中带 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此外,喜多川歌麿的成名 也要归功于他的第一任出版商茑屋重三郎(1750— 1797)。除喜多川歌磨之外,茑屋重三郎还—手创造 了东洲斋写乐这一浮世绘史上的传奇人物。东洲斋写 乐仅在1794年4月至次年2月的十个月里昙花一现,关 于他的生平以及1795年以后的发展都鲜为人知。这位 神秘画师留下有近一百五十幅役者绘,这些作品中人 物面部表情强烈的表现力和从姿态中流露的情感,可 谓役者绘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画师还有歌川派的创始人 歌川丰春(1735—1814),其门下有著名画师歌川丰 国(1769—1825)、歌川国贞(1786—1864)、歌川 日本浮世绘巨匠 用笔与墨追求至臻的美与真实及人生秘境 跟随意大利学者探索杰出艺术大师的传奇人生 1. 葛饰北斋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一位日本人。 2. 葛饰北斋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浣。 3. 《葛饰北斋》一书引自意大利专业出版社,以年代为节点,图文并茂,将葛饰北斋的一生及代表作品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