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美学随笔(精)/叔本华系列

叔本华美学随笔(精)/叔本华系列
作者: (德)叔本华|责编:任俊萍|译者:韦启昌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5.80
折扣购买: 叔本华美学随笔(精)/叔本华系列
ISBN: 9787208121140

作者简介

韦启昌,1962年出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 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中得益,我真算是够幸运的了。这两样东西就是叔本华的著作和古老的中医。 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思想所引起我的赞叹、爱慕,给予我的精神愉悦,也只有中医的理论及实践可堪相比。两者都是那样的深邃、朴实、直接,其根本观点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以后有机会,笔者或许会把这方面的体会公诸同好呢。 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邂逅”叔本华的,并为之“惊艳”,虽然那是在街边买到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台湾节译本,译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就以能阅读叔本华、茨威格的原文为享受目标。托玛斯·曼津津乐道的“斜躺在沙发上整天阅读叔本华”的美妙感觉,肯定是得到个中三昧而发。 叔本华的著作给予了我许多,翻译它们是某种微不足道的答谢。正如中医给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医给病人解除痛苦作回报一样。看到读者通过我的译本而欣赏到叔本华,就犹如看到病人经我之手解除了病痛。最实在的报酬对我来说不过如此。 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竟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 译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阿德勒著《儿童的人格构成及其培养》。

内容简介

论思考 1 哪怕是藏书最丰的图书 馆,如果书籍放置混乱的话 ,其实际用处也不及一个收 藏不多、但却整理得有条有 理的小图书室。同样,大量 的知识如果未经自己思想的 细心加工处理,其价值也远 远逊色于数量更少、但却经 过头脑多方反复斟酌的知识 。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把每一 真实的知识相互比较,把我 们的所知从各个方面和角度 融会贯通以后,我们才算是 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它们也 才真正地为自己所用。我们 只能深思自己所知的东西— —这样我们就真正学到了一 些道理;但反过来说,也只 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 我们的真知。 不过,虽然我们可以随 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 随意安排自己思考却的确非 自己力所能为。也就是说, 正如火的燃烧需要通风才能 开始和延续,同样,我们的 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 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 而这种兴趣可以是纯粹客观 的,也可以只是因主体的利 益而起。只有在涉及个人事 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因主体 而起的兴趣;要对事物提起 客观兴趣,那只有本质上喜 欢思考的人才会这样做,因 为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这样的 头脑,思考对他们来说也就 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但 这类人却是相当稀有的。所 以,大多数的学究很少对事 物感受到客观的兴趣。 2 独立、自为的思考与阅 读书籍对我们的精神思想产 生出不同的效果,其差别之 大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这 种不同的效果把精神能力本 来就有差别的不同人,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