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博物课·热热闹闹过佳节

古诗词里的博物课·热热闹闹过佳节
作者: 荆方 文/图
出版社: 新世纪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古诗词里的博物课·热热闹闹过佳节
ISBN: 9787558328220

作者简介

荆方 作家,画家。广东省中小学生阅读研究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独创自说自画的写作风格。2018年出版的《古都“食”空大冒险》系列图书,荣获岭南十佳童书奖、上海好童书奖等,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生暑假读一本好书。其多次在线上线下给孩子们讲授古诗词课,将诗词、古画和博物知识相融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内容简介

新火 古人认为火是神秘的、有灵的,火种如果一直不灭的话,那火就会成为妖怪,会伤人。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把旧火种灭掉,重新钻木取火,这叫“改火”。 古人觉得火经过“改”后就成了新火,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可爱而无害。经过寒食节的禁火,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用新火,也就是自家钻木取火得到的火。但是钻木取火并不容易,费时费力,技术不好的人很难取到火。 诗人王禹偁贬居商州期间,一贫如洗,他并没有时间和兴致钻木取火,只得向邻居讨要新的火种。当然,他讨要新火也不是为了烧水煮饭,而是用火种点燃灯,继续读书。《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屑于世俗生活、追求精神升华的心态。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 [ 宋 ] 王禹偁《清明》 御柳 寒食节结束的时候点燃新火,必须是从皇宫开始,皇宫里点燃新火之后,全国老百姓才能开始取火。古代没有火柴、打火机这些工具,怎么取火呢?传统的方法是:钻木取火。皇宫里钻木取新火是个快乐的时刻。一大排小太监蹲在大殿前面的广场上,各自发挥自己的绝活,看谁先取得火种。谁第一个取火成功,就能得到皇帝的赏赐。 古代每个季节钻木取火所用的木头都不同,这是根据每个季节木头的干湿程度得到的经验。榆树和柳树是春天钻木取火的最佳材料,所以韩翃在《寒食》的诗句里提到“御柳”,就是暗示皇宫里正在钻木取新火。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 [ 唐 ] 韩翃《寒食》 21首古诗词共赏佳节——用有代表性的节日诗词,讲解古代生活中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 80+博物知识大开眼界——将古诗词中的知识归纳分类,让小读者加深对佳节的理解。 3幅古代名画品赏佳节——《汉宫春晓图》《瑶台步月图》《陶潜赏菊图》,带小读者看看古人是怎样过节的。 90+古风插图还原历史——文图相衬,诗画相融,将古代生活、博物知识全彩展示。 20+道节日美食悦动舌尖——过节应该吃什么、喝什么?每章都有节日美食供小读者们“品鉴”。